打造学科基地,提升“特色指数”
发布日期 : 2023-12-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滨州市教育局 杨宝剑 刘红星 温兆东 张晓宁
近年来,滨州市以“强科培优”行动为抓手,积极打造普通高中学科基地,不断探索创新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有效路径。目前,全市共有公办普通高中20所,其中2所被评为省级特色高中,4所被评为省级学科基地,30个市级学科基地正等待验收,县中学科基地100%全覆盖,人文、科学、技术、艺体等类别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系统规划明思路
(一)政策引领。根据国家、省宏观政策指引,2021年,全市启动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工作,印发《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计划到2023年完成首批市级学科基地创建,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市普通高中、覆盖普通高中各学科的市级学科基地布局,打造出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互渗透、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相互配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补充的特色学科课程群格局。
(二)学校建设。在政策的指引下,滨州市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学校资源与实际情况,围绕国家课程方案和省教育厅规定的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目标任务,探索自身发展的特色。滨州实验中学积极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滨州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等开展联合育人、课题研究等,建立了“三趣”(兴趣、智趣、志趣)数学课程体系,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邹平第二中学与邹平市博物馆、梁漱溟纪念馆、民族魂纪念馆、大马峪红色研学基地等签约共建了5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设了梁邹考古学社、春秋学社和时政学社三个学生社团,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学科基地。
二、过程管理提质效
(一)严进严出保质量。2021年8月,滨州市教育局下发《滨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的通知》,全市共有64个学科参与申报,本着“宁缺毋滥、优中选优”的原则,市教育局成立评审小组,出台评审方案,经学校申报、县区推荐、专家评审,确定山东省北镇中学等15所学校的30个学科组承担滨州市首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任务,并实施三年建设周期。2023年10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首批市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实地核验工作的通知》,成立评审小组,制定学科基地评估标准,从学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科资源建设、教研活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经费保障投入6个评估维度和16个评价要点对学科基地进行等级量化评估。评审小组采取现场查看、会议座谈、查阅资料、随堂听课、实验抽查等方式,选取学科基地建设关键指标,对相关学校自评材料、学科特色建设等情况进行实地核查。
(二)注重过程促规范。市教育局每年按照“两调度”“一推广”要求,加强学科基地建设的过程性管理。每学期初,学科基地需提报学科建设发展计划,督促学校明晰学科发展路径,共同商讨学科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每学期末,学校提报学科建设情况。在发展路径与成果提炼过程中,加强与学校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学科基地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学科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同时,市教育局定期组织召开学科基地建设经验分享会,将优秀经验进行推广。滨州实验中学数学学科、邹平第二中学历史学科、惠民县第二中学政治学科和邹平市黄山中学体育学科4个省级学科基地在经验分享会议上作成果推广。2023年9月下旬,邹平市承办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省级学科基地“启程”论坛,观摩学科环境建设,交流学科建设经验。
(三)教研支撑筑根基。教研是学科基地与特色学校建设的保障,滨州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特色高中建设中的教研支撑作用,制定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助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每年每位学科教研员至少在学科基地组织2次教研活动,深入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强化学科教学研究,协调和整合学科资源,使学科基地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地,为学科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专业保障。
(四)做好培训提素养。以市学科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科基地骨干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在学科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指导,每年培训教师5000余名。积极组织校长和学科主持人外出培训,赴浙江温州、湖南长沙等地考察学习学校特色化建设,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内容,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特点,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推动本地区的学校特色化建设和发展。
三、以点带面强整体
滨州市首批市级学科基地30个,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对整体提升普通高中育人水平、辐射带动全市县中特色优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好学科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校际联合教研,以优带弱、以优补弱共建共享优秀教育资源。近三年来,作为省级数学学科基地的滨州实验中学,积极与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惠民县第二中学开展数学学科联合教研,共同探讨数学课程改革和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引领区域学校共同发展;2023年8月,省级体育学科基地邹平市黄山中学组织召开全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素养培训,通过课堂观摩、专家讲座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养;博兴第一中学以市物理学科基地为依托,积极与滨州实验中学、广饶第一中学、博兴第二中学、博兴第三中学、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惠民县第二中学等兄弟学校组织同课异构、联合教研、骨干教师论坛等活动,推动区域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
(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为深化普通高中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在提升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上下功夫,滨州市积极探索以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助推学校品质卓越的有效路径和实施机制。2022年,市教育局下发相关文件,引导学校聚焦普通高中发展道路上的难点和痛点,尤其是落实强科培优行动,打造特色学科,对提高学校特色办学水平实践探索中亟待解决的特色文化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评价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申报,最终确定40个普通高中教学改革项目,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三)深化课程建设,实现多元培养。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依托学校特色的课程,博兴第二中学生物教研组通过不断研修学习“双新”改革下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充分探索新教材、领悟新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探索生命、科学育人、研学求真、务实求益”的生物课程体系;邹平第一中学语文学科构建了“言语人格培育导向”的特色语文课程体系,开发了大量符合学校和师生实际的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并且基于语文课程进行了“文史哲艺跨学科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文史哲艺”多学科的学科建设,形成了系统的便于操作、学生喜爱的课程群系;滨州实验中学形成了“五育”融合的“养正、求真”学校系统课程,建立起了“三趣”(兴趣、智趣、志趣)数学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内、“学科+学科”、“学科+生活”综合课程,实现课程内容学科内统整和学科间关联,激发学生的兴趣、智趣、志趣。
(《山东教育》2023年12月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