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学科:戏剧育人常态化的“六中样本”
发布日期 : 2023-10-2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 李昱娟 赵苏兰
近年来,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围绕全环境育人的根本任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为依据,以省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剧课程主题联盟教育的构建与实施”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戏剧+学科”育人常态化的校本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戏剧+学科”育人模式的时代价值
(一)“戏剧+学科”育人模式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是培根铸魂的必然要求。“一方舞台,观遍人间百态;三五角色,演尽悲欢离合”,优秀戏剧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精神、美德、智慧、气度、神韵,富含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传承传播文化的有效媒介,更是全学科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
“戏剧+学科”育人模式是把戏剧艺术融入国家课程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育人模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趋势,正走向“3+2+N”的课程融入模式,而“戏剧+学科”育人模式正是上述模式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二)“戏剧+学科”育人模式符合学生成长价值追求
初中生心理和思维发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爱接受灌输式的说教。根据情境教学和艺术教育以及具身教学的理论,把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戏剧融入教育教学,符合体验教育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成长的价值追求。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优秀人物的认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戏剧+学科”在不增加学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戏剧认识优秀历史人物(比如,慎战避战的兵圣孙武、宽以相融的蔺相如、改过自新的周处、知行合一的王阳明、身体力行的顾炎武),在这些优秀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积极的成长力量。
二“戏剧+学科”育人模式的校本探索
(一)“戏剧+学科”育人模式的基本策略
1.利用戏剧片段或戏剧故事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使用融合了音乐、美术、故事、舞蹈等综合性艺术的戏剧来导入新课,可以激活学生的多个感官,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传统文化课《恭养孝敬》时,先呈现吕剧《墙头记》故事梗概并播放片段。夸张的讽刺性的片段集锦引得学生不断发笑,学生的注意力便能很快集中到课堂进而集中到“恭养孝敬”的主题上。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和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戏剧故事或戏剧片段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形象生动地诠释经典,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经典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学习传统文化课《仁慈博爱》,用地方剧种两夹弦《春秋商圣》的故事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称呼陶朱公为商圣呢?请从今天的经典中找到答案。”带着这个问题读经典,从而使学生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产生形象化的理解,进而明晰本经典的重点在于讲“仁”而不是讲“圣”。
2.利用戏剧片段和戏剧故事提供生动例证
“戏剧+学科”把戏剧艺术家塑造的角色“搬进了”常态课堂,这些角色生动地演示了我们要传承的理念、精神和美德,使学生处于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中,从而使美好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营养。
山东地方戏剧目众多,取材广泛,可以作为课本上经典语段的例证。比如,讲《勤勉好学》时,学了孔子的“学而不厌”“发愤忘食”,然后融入山东梆子《孟母》片段“做学问如同娘织绢帛经纬线,日积月累成匹绢”,孟母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落入学生心田;讲《浩然正气》时,播放山东梆子《破洪州》片段“大宋朝有危难咱杨家出阵……救黎民哪能够惜命顾身”,穆桂英那国事为重的浩然正气便融入学生胸中,育人效果立竿见影。
3.利用戏剧对白设计参与体验环节
初中生对于分角色表演有兴趣,具身理论认为:学习者如果能够解放身体,主动卷裹至一系列戏剧叙事,体认被重构的生活世界,就能更好地体认知识背后的文化。戏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化为人物的对话或对唱,精选和课题相关的剧本片段进行对白表演,可以让学生拥有深刻的体验。
比如,可以通过《将相和》《摘缨会》片段表演,引导学生体验“宽以相融”的美好境界;通过表演吕剧《姊妹易嫁》中“劝嫁”的精彩选段,使学生感受该剧倡导的反对嫌贫爱富的美好品德。
(二)“戏剧+学科”育人模式的学科表达
我们尝试把戏剧元素融入更多学科,并举办公开课,评课时围绕“本学科知识点达成”和“戏剧结合点挖掘”等方面进行研讨,形成了不同学科的表达样态。
1.戏剧+语文
戏剧元素融入语文学科,主要目的在于激活情感,拓展内涵,学习表现手法等。
例如,《土地的誓言》的目标之一在于体会抗日战争背景下人民满怀的国家仇、民族恨。在导入或拓展环节,引入吕剧《苦菜花》,介绍故事并欣赏冯大嫂回答王柬芝关于“共荣”和“顺从”的片段。“你家的牛羊被人抢了,你家的房子被人烧了,你家的孩子叫人杀了,你还能顺从吗?”表演艺术家那愤懑至极的表情、语言、动作等,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对比和讽刺手法时,引入《墙头记》故事并欣赏片段,思考《墙头记》和《我的叔叔于勒》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亲情与人性交织下的社会百态。
2.戏剧+历史
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利用戏剧片段艺术地再现历史,主要目的在于激活课堂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三国鼎立》这一课对赤壁之战介绍较多,通过播放《群英会借东风》中诸葛亮的唱段,可以展示其中的风云人物(曹孟德、孙仲谋、鲁子敬等)和重大事件(赤壁之战),增强学生对相关历史的感知。讲到《辽和北宋的和战》,新编山东梆子《萧城太后》再现了这段历史,通过播放签订“澶渊之盟”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三、“戏剧+学科”育人模式初见成效
(一)开发了戏剧资源,增强了文化认同
学生了解了很多戏剧故事,喜欢上了听中国戏剧的“交响乐”,可以预见,即使将来他们身处异国他乡,戏剧的“乡音”也能触动他们的心弦;潜移默化中,他们认同戏剧所塑造的优秀人物,这有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为人处世;吸纳着戏剧文化里展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有助于他们的文化自信。学校的课题“‘戏剧+学科’视域下戏剧育人的校本探索与实践”在山东省优秀传统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评审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二)构建了多种课型,创新了育人方式
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构建了多种课型,创新了育人方式。比如,上文提及的多个案例,是将戏剧与学科相融合的戏剧融合课;除此之外,还有通过观看《王阳明》等整本戏,阅读优秀剧评文章,让学生深度理解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戏剧欣赏课;借助《红灯记》等开设信仰教育讲座;借助《打金枝》等讲解家庭伦理关系处理和平等互助理念的戏剧主题课等多种课型。研究组成员利用上述理念执教多节示范课和公开课,其中《土地的誓言》和《三国鼎立》被评为市级优课;学生成果诗朗诵《念奴娇·昆仑》等在市级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评中获得一等奖。
总之,“戏剧+学科”育人模式是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模式的一种常态化实施路径,是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可以看出,“戏剧+学科”育人模式展现了传统文化艺术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丰富了教学的内涵;既普及了传统戏剧,又提高了师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展示了本土戏剧资源在“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是实现全环境育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有效抓手。
(《山东教育》2023年10月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