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发布日期 : 2023-10-2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立宁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随后,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学校课程教学的具体原则和要求,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国发挥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一方面,率先在全学段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浸入式”“体验式”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资源供给。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类专题教育以融入为主,原则上不独立设课。准确把握相关专题教育在国家课程中的有关要求,强化指导,引导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主,把专题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型的现实是从具有独立教材的专设地方课程,向融入国家课程的方向转变。同时,持续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以课程融入为主体,以地方文化为补充,以环境浸润为助力,以社会实践为拓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指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实现3+2+N”全科覆盖。具体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应探索以下实践路径。

第一,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导向。教育事业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使命。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按照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避免单一记诵式的灌输和走马观花式的浅层学习。

第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经书典籍、诗文歌赋、琴棋书画、非遗产品,都是可用的教育资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不可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应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条件,以文化素材的多样性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样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充分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均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地方和学校文化特色与资源条件。对学生而言,身边的自然风貌、文化遗址、纪念场馆等因提供真实的文化体验,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可以借助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给予的空间,挖掘本土性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元素。

第四,落实各学科课标与教材的相关要求。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2022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各个版本的学科教材,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重要位置,在学科知识体系内嵌入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课标与教材作为教学支架,在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山东教育》2023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