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笔谈: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发布日期 : 2023-09-2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烟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郝慎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一并部署,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充分体现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加凸显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需要准确把握教育的全新定位,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市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考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持续夯实党建基础。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党务工作者培训,统筹配备党务工作力量。加强“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发挥好党员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探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党建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党建。三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深化纪律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积极培育建设一批“清廉烟台”示范标杆项目,全力打造“清新学风、清正教风、清净校风、清明政风”教育系统廉洁文化品牌。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涵养良好生态,落实“三不一体”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优化调整干部结构,选优配强机关干部队伍、学校干部队伍和教研员队伍。实施好“种子计划”年轻干部培养工程,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走到舞台中央、走上关键岗位。
二、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校对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也是锚定每一名学生独特人生方向的培养,坚持发展素质教育,既要落实全面培养要求,也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是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重视法治教育、现代社会文明规范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持续深化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全面践行“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全学科育人新模式,切实发挥品牌效应与育人功能,打造“山海情怀·美德烟台”的大德育体系。实行德育活动序列化,结合重要节日以及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突出抓好师生阅读,开展“写好字、唱好歌、读好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二是抓牢教学质量生命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作业改革,开展小学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行动、初中学科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和高中学科基地评选活动,实施中小学实验教学达标行动,持续巩固提升烟台教育优势。三是抓好学校体育美育。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意见。严格课程刚性化管理,坚决制止挤占体育美育课程行为。上好每一节体育美育课,广泛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美育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兴趣,做到“人人有项、校校有队、月月有赛”,努力让学生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至少学会1项艺术特长。四是育强劳动教育特色品牌。深入实施“1+1+X”劳动教育体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作用,落实“劳动清单”制度,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场景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不断培育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三、围绕中心大局,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民生,也是国计,是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提高优质园占比,推动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乡镇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强校扩优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打造“强校+弱校”“名校+新校”“城中校+乡镇校”等多种模式,通过资源共享、集体教研、人员交流实现以老帮新、以强扶弱。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进一步提高交流比例和骨干教师占比,推动区域师资均衡配置。二是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支持优质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教结构和区域布局。深化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头部企业和高等院校牵头组建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地方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实施校企合作对接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联盟、与产业联合、与园区联结、与发展联动。三是切实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抓好“双减”落实,优化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丰富“课程超市”,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强化全流程监管和信用评价管理。围绕满足群众终身教育需求,拓展服务资源供给,推进开发大学体系建设和终身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四、坚持强师重教,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
兴国在于重教,重教在于强师。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高质量教育体系离不开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支撑。办人民满意教育,不仅需要建好每一所学校,更需要教师用心上好每一堂课,用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正面引领,深入挖掘、选树一批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讲好教师故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不断引导广大教师强师德,铸师魂,争做“四有”好老师。强化教育监督,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抓好师德师风法规纪律教育,完善师德监督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管理。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推进实施烟台市“幸福教师”建设工程,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福利待遇,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三是做好教师补充配备。开展“组团式”校园招聘,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完善省公费师范生和政府委托培养师范生培养管理工作。开展中小学教师编制达标工作,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由规模扩展走向质量提升。四是强化教师教育。落实《烟台市“十四五”教师教育行动计划》,推进教师教育校地协同创新。开展新一批烟台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班主任评选工作,建立健全烟台领军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统筹抓好各学科教师培训,突出学校管理和教师责任心、执行力、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
(《山东教育》2023年9月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