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地”学地理撬动育人方式改革

发布日期 : 2023-08-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李慎中

临沂一中,作为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以“走向田野的地理教育”为指引,加强地理教育实践,驱动育人方式改革,探索形成了“着地”学地理的创新实践模式。

一、以特色课程为核心,提升基地建设品质

为学生发展提供高品质的课程供给,是学科基地建设的核心所在。为弥补地理实践的缺失,临沂一中依托乡土地理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国家课程向学科实践转化,探索了以“田野调查”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构建并开发了贯通、融合、协同的“着地”学地理课程体系、特色课程群。

临沂一中以“乡土资源进课堂,让地理回归实践”为路径,开发了以学科实践为支撑、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着地”学地理课程群。其中,面向全体学生必备基础的高中地理普育基础课程,以“乡土+单元”为路径实现乡土资源与国家必修课程的有机整合。服务人才选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地理提升课程,以“乡土+主题”为路径推动乡土资源与国家课程跨单元、跨模块的融合。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高中地理延展课程,以“乡土+五育”为路径深化地理社团课程、地理竞赛课程,探索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的实践育人新路径。“着地”学地理不仅指向学生当下的理解与获得,更是学生个体超越原有能力水平的突破与提升。


二、以学科实践为支点,撬动育人方式转型

临沂一中以加强学科实践为支点驱动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以观察、考察、调查、研学、设计、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亲历、体验、探究、发现中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和发展地理核心素养。

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地理制作、说理解图、地理观测、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小区域调查、主题实践等序列化、进阶式的学科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项实践活动都精心规划、组织和实施:编制课程纲要,让实践有依据;精心设计方案,让实践有深度;设计菜单式作业,让成果看得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看见自己、找到方向。

地理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科育人质量。请看来自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在野外考察中,我真切看到了书上的地理原理,原本想象不出、难以理解的问题迎刃而解;一直以为地理就是记记背背,社会调查让我理解了地理独特的思维方式,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和价值;没有实践,书本上的地理知识终究是雾里看花,唯有躬身践行才会豁然开朗。在实践中,我看到家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处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三、以资源整合为突破,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着地”学地理课程引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团队研究”的管理机制,即学科教师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和个人的专长、意愿组建课程项目工作坊,成员资源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课程项目工作坊通过螺旋式的理论构建、行动研究积累形成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库,归纳提炼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做法、教学模式。基于学术引领、发展需求的项目管理,激发了教师内生发展的活力,凝聚了协同创新的合力。现已开发了10个“着地”学地理课程项目,正在深化地理社团、地理竞赛等5个课程项目。

引领学生走进自然、社会大课堂,推动育人方式改革,需要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着地”学地理各课程项目积极整合家校社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陆续建立了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等8家校外实践基地、外聘20多位校外导师,为学生开展地理实践学习提供场所资源、专业支持,初步构建了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新模式。

四、以成果推广为契机,形成辐射引领新格局

2021年临沂一中总结了“着地”学地理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关键领域的突破,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教学模式和典型做法,凝练了“着地”学地理教学主张: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在地理实践中感悟天地大美,探究四时明法,揭示人地关系,增长地理智慧,追问行走的意义。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他们爱自然、爱生活、有见识、有胸怀!

近年来,“着地”学地理课程项目以本土化、再创新为目标,通过核心示范、工作室孵化、基地校转化、研讨会展示、发表和获奖等路径形成了多元化的辐射引领新格局。

核心示范。学科基地通过地理学科节、教学论坛等形式展示“着地”学地理教学成果,助力学校加强学科实践、推动育人方式改革。

工作室孵化。依托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探索“着地”学地理课程的多元化实施模式,积累形成典型课程案例资源库。2022年临沂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年会,130多位来自各高中学校的工作室成员观摩了“着地”学地理公开课,交流了“着地”学地理实施模式和策略,领衔名师作了《“着地”实践育新人》的主题报告。

基地校转化。省地理学科基地以“加强学科实践,推动育人方式改革”为指引,引领平邑一中、临沂三中、青海省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等结对学校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开展“着地”学地理课程的落地、转化和创新。

研讨会推广。借助省市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比等平台,展示“着地”学地理优质课例、推广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及做法。2022年临沂一中为省学科基地送教助研活动提供“着地”学地理公开课、专题报告等课程资源,在省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培训和培育研讨会上作“着地”学地理成果分享,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全员培训会上作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成果发表和获奖。推动成果的提炼、转化和物化,成果论文发表在《基础教育课程》等杂志,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2022年《“着地”学地理育人方式创新实践》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五、技术赋能学科升级,助推基地建设新跨越

以加强学科实践、转变学习方式为指引,学校投资100万元建设了基于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地理专用教室、校园气象园等学科场所。这些场所资源将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未来气象家课程搭建新平台、提供新途径,进一步推动育人方式改革、提高学科育人质量。

2022年学科基地承担了国家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该项目有利于教师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能力,提升学科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科基地也将为更多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优质资源和个性化指导。

 

 

(《山东教育》2023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