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读往来 > 正文

心中的莲花——《山东教育》

发布日期 : 2015-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汶上县康驿镇第一中学 李夫涛

平生尤爱莲花。

于田田荷叶间,修长的花柄擎着一朵朵圣洁的莲花,碧叶翠盖,亭亭净直,盈盈欲滴,清香袭人。虽没有牡丹的娇艳,芍药的妩媚,山花的烂漫,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那么的清雅脱俗、卓尔不群,自有一份独特的端庄秀丽;当涟漪微动,裙角轻摆,婀娜中更有一份清纯高雅,别有一番风韵。

《山东教育》就是我心中的莲花。

她有莲的柔曼、优雅,有莲的净直、高洁,更有她那一直坚守的出淤泥却不沾不染、濯清涟而不俗不妖的品格。

人,是有精神的。刊物也是如此。

精神就是终身所坚守的那份风骨。大浪淘沙,宫阙成土,唯有坚守风骨者永留青史。古往今来,大凡致力于学术探究、弘扬优秀文化、厚德载物的刊物,都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功名利禄身外物,不媚俗、不做作,只留心中那朵圣洁的莲花。《山东教育》亦是如此。

有些书刊是可以仅看些大概,仅供消遣的,看过也就忘了;有些书刊则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读,徜徉其中,可以让人忘记身边的喧嚣,尘世的烦扰,可以成为你一生的朋友,甚至挚友。《山东教育》就属于后者。

正因为这样,我深爱着《山东教育》!那一篇篇优秀的教学论文,闪烁着学术的光辉;那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映射着人性的光芒。

《山东教育》不仅教会我如何备课、上课,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授业教师,更教会了我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保持教师所独有的那份风骨。

李白诗歌传唱天下,离不开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铮铮傲骨;陶渊明万古流芳,只缘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洒脱;包青天柄照汗青,只因他公正廉明。师者之所以为师,离不开一个“廉”字;师者之所以备受推崇,只为一个“洁”字,唯利是图者是难以为师的。师德就是为师者的精神。教师要以德立身,而廉洁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德高,师者之前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走”。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指的就是师德比师才更加难能可贵。

为师者才高德馨,师之所存。韩愈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前的教师,已不仅仅止于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疑答惑,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着树人的使命。欲立人先立品、欲正人先正己,教师本身就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要真诚待人,堂正为人。

教师虽不身居高位,无甚职权,但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独特且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教师的学识、人格、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身教远胜于言教。教育不是训导,不是灌输,更多的是身正为范。教之以廉,学之以贤。师者心胸宽广,则学生博爱;师者清廉无私,则学生光明磊落。教师有责任坚守正直的人格,播撒道德的种子,敬廉崇洁,诚信守法。

师廉则世洁,师贪则世浊。为师不廉,师道必坏。为师者要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要在心中筑起一道牢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弘扬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师者要坚守高尚情操,廉洁自律,将真善美给予孩子;要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责无旁贷,必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主动锻造自我,使自己成为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积极力量。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释迦牟尼也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可见莲中有佛。当今社会,攘攘熙熙,利益使然。师者虽不是佛,但要有佛的胸怀、佛的超然,不为名利所羁,不为世俗所累,虽生活于万象之间,但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教师要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依法从教,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发扬奉献精神,让心中圣洁的莲花不受沾染,为我们的民族撑起我们傲岸的脊梁。

莲者,廉也。羊续悬鱼拒贿垂青史,子罕不贪为宝留芳名。教师要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厚德载物,凡事垂范后人,清风常记于心,情操纯似冰霜。

清廉自律,守护好心中的莲花,是今天的为师从教者必须恪守的原则。

 

(《山东教育》2015年第1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