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笔谈:锚定品质之求 勇毅担当前行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滨州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发布日期 : 2023-08-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滨州,是教育之城,是一座有着深厚教育底蕴的城市,孙武、范仲淹、杜受田、梁漱溟等名家名师在这里生活成长、创立思想。教育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教育而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州市深入实施“科教兴滨”战略,“双型”城市、“五院十校N基地”、“职教名城”等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都将教育作为主要战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努力建设职业教育高地,不断扩充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全力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发展。

“质量为本”办教育。育才育人水平实现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现重点突破。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达到13个,居全省前列。“家校社”共育水平全国领先,连续4年被中国关工委表彰为“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

“教师为魂”办教育。对教师编制全市统筹,足额配齐。近两年招聘教师3700余人,引进高层次人才570余人。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入选比例居全省前列。高规格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均衡为基”办教育。投资200余亿元实施系列教育民生项目,56人以上大班额全部“清零”。76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全省率先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奶,三年受益学生40余万人次。

“改革为先”办教育。在全省率先实施委托高校培养师范生试点,已招收委培师范生1116人。教师队伍改革经验在教育部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校园足球改革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评“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特色为要”办教育。实施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滨州实践,2021-2023年先后成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全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强市必先强教,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需要高质量教育作为支撑和基础。滨州教育系统将更加深刻领会这一战略部署的深义和赋予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牢牢锚定“办一流品质教育”的宏远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滨州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对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引领。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抓紧抓实抓好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实施中小学党建突破行动。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品牌“头雁”引领效应,开展全市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创建。坚定不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站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老渤海”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红色教育。

二是聚力教育提质振兴,推动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聚焦普及普惠,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扩增公办园和优质园,提高公办园幼儿占比,全力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办园质量和保教质量。聚焦优质均衡,实施义务教育“规范+示范”提升策略。优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零证明+网上办+掌上办”,多举措保障一年级入学高峰平稳过渡。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巩固“双减”成果,持续加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聚焦特色多样化,实施 “县中振兴”提升计划和“强科培优”策略。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推进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升育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输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聚焦普惠融合,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做好残疾儿童入学工作,完善康教结合机制。聚焦家校社共育,办好中国家长大会,打造全国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

三是加快职教改革创新,推动赋能城市发展高质量提效。加速职业教育“创优争先”,抓好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探索建立市级层面集中联考机制,推动职教内涵建设再上新水平。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成为全市改革样板,建设巩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市。坚持服务城市发展大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建出水平、建出特色,形成产教融合的“滨州模式”。聚集职教高校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推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城市发展增值赋能。加速建设滨州理工学院、山东康养职业学院,推进滨州职业学院升格职业技术大学,有序推进滨州学院更名山东航空学院。支持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发展,助力高等教育“扩容提质”。

四是全力办好每所学校,推动教育民生高质量改善。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进度,持续扩增优质学位供给,新增优质公办学位6000个以上。着力推进教育治理和学校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抓实校外培训治理成效。加强学校规范化食堂建设,统筹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强化日常安全教育,落实“乙类乙管”下校园疫情防控举措,守牢学校疫情防控和安全底线。建成并启用全省首家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体验中心。促进学生资助工作提档升级。持续深化资助育人成效,保障教育公平。

五是培强人才第一资源,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持续实施人才引育行动,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实施和宣传好委托培养师范生试点工作,不断扩增全市优质师资总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扎实做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建设,推动校长教师合理流动。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科学安排教师、校长培训,开展教育管理干部高层次专题培训,打造滨州本土教育家。全面落实惠师政策,加大表彰力度,提高广大教师获得感、自豪感。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持续加大教师违规治理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教师的认同度、美誉度。

六是立足长远长效发展,推动教育发展根基高质量夯实。坚持德育为首,建立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夯实“立德树人”根基。发挥教育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抓促育人效果。落实“五育并举”措施,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体育招生培养体系。加强艺术教育,做好国防教育,推进劳动教育及研学实践。发力教研转型和内涵发展,持续完善“一核双线四翼六保障”教研机制,推动强课提质,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聚力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执行招生考试工作规定,巩固招考服务品牌,确保考试绝对安全。巩固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争取2023年省对市级政府履职评价保持优秀等级,持续开展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推动各类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健康发展

 

 

 

 

(《山东教育》2023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