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谈体会:教育要以“人民满意”为中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发布日期 : 2023-08-16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党的二十大代表、济南长清一中新疆班教师 热合曼·阿吾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这再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笔者作为基层一线的人民教师代表,有幸参加了党的二十大盛会,当听到报告中这些关于教育的论述时,心情无比激动。下面结合对报告精神的学习理解,就教育工作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句话为我们指明,我们办教育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国家发展需要,为国家储备人才。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少数民族教师,我亲眼见证了新疆教育工作近年来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卓越成就。三年的派驻工作实践,同样让我亲眼见证了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更加提升了我对在有关城市开设新疆高中班、中职班这项国家战略决策的思想认知。开设新疆高中班、中职班是党中央为加快新疆发展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工程,就是要让新疆各民族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到疆外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放心、各族人民满意的新疆未来建设人才。据我了解,凡从新疆高中班、中职班毕业的学生,回到新疆后都是各个行业和岗位上的业务能手和佼佼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阵地作用,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新疆高中班、中职班学生在心理认知、智能结构、情感体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特殊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利用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形式,提升他们的国学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句话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据教育部对新疆高中班、中职班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新疆高中班、中职班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的要求,为新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高中毕业生。自2000年以来,仅新疆伊宁市就有2500多名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也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为新疆提供的一项教育惠民政策。作为派驻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完整准确地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自治区教育厅严、爱、细、实工作要求,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做好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服务工作,确保学生在生活上、心理上、思想上不出问题。同时,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要有感恩之心,要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每一位帮助过自己的人,始终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将来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要像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将民族团结播撒到全国各地,也要将全国各省区市先进理念和优秀文化带回到新疆并发扬光大,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回报党和国家。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程中,教育强国是基础,没有建成教育强国,就难以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为我们新时代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以济南市长清一中新疆高中班为例,长清一中新疆高中班成立于2011年,是济南市唯一一处新疆高中班,办班12年来共招收新疆学生1310名,已有9届共计993名学生毕业。目前在校生有317名。因办班成绩突出,学校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校。长清一中新疆高中班的工作坚持“政治为首,德育为先”,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在新疆高中班推行“民族团结教育”和“国学文化与齐鲁民俗文化教育”方面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比如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前往当地红色景点开展研学活动,增进各族学生“五个认同”,积极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加强反分裂反渗透教育,铸牢思想防线,守住底线和红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在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事迹教育,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是在帮助学生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我们要不断拓宽教育视野,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五是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就要着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李大钊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期待广大青少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共青团要主动作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突出实践引领,注重引导青年从实践体验与感悟中坚定制度自信。用好“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活教材,在现实对比中开展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特别是要引导青年学生从亲身经历、亲眼见证党领导人民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的生动实践中,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从党旗飘扬在抗疫前线、党员冲锋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真挚而朴素的情感,切实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团体活动中,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等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中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精神之源,既需要守正创新,又需要代代传承。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伟大任务。新疆高中班、中职班办学工作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各民族师生进行交往交流。要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环境为重点,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家庭育人基础作用、社会育人支撑作用、网络育人赋能作用、心理育人保障作用,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全场域,纳入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全环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将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以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推进民族大团结思想入耳入脑入心,使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教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课堂教学、德育创新、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形式,在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中积极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国魂、中国心,加强各民族团结互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指教育的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理想标准转变成教育现代化理想目标的过程与途径。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文明素养、创新能力、实践本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趋向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居于首要的素养应该是文化的素养、文化的自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守一个灵魂,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守好守牢这块净土,我们教师义不容辞。我们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学生们设身处地地了解、理解今天能够享受如此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条件,是党的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成果,让他们懂得知恩感恩。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新疆高中班、中职班的各民族学生是党和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的受益者、实践者和传播者,更要带头学好普通话、用好标准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带头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号角。而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风云变幻,全球化加速了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新媒体助推了各种思潮的传播与扩散。一方面,我们要拥抱全球化、积极利用新媒体,但同时,我们也应有足够清醒的头脑,抵御各种歪风邪气、歪路邪路。新时代青少年面临的思想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克服的阻力,也可能超过以往的预期。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永怀对党的感恩之心,永怀对事业的敬畏之心,才能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强国使命,务必坚定传承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山东教育》2023年7、8月第2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