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践行教育初心 用坚守书写育人担当

发布日期 : 2023-05-0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用奉献践行教育初心 用坚守书写育人担当

———记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教师马晓华

本刊通讯员         孙安福


马晓华,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语文教师,2022年度日照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马晓华热爱教育事业,长期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和城里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一直是她的职业追求。她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位,用阳光的心态不断引领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用心用爱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扎根乡村,在赓续相传中凝聚教育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上学时,马晓华就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像一盏盏明灯,用爱与责任感染、激励着她,照亮了她少年时前行的路。

马晓华小时候在作文中就写过梦想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人,去帮助更多孩子成长。毕业后,当入职教师的那一刻,她决定,一定要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职业。

2007年,在莒县最偏远的小学,马晓华成为一群山里孩子的班主任。那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这所学校地处莒县最北端,距离县城120多里。因为路途遥远,很多老人一生没有去过县城,很多孩子到了上小学、初中的年龄,也没有走出过县城。看到这里的孩子要走很远的路上学,每天的午饭就是一个冰冷的馒头或面饼,甚至连咸菜、热水也没有,马晓华常常心疼不已。她去买来水桶和舀子,每天打了热水拿给学生们喝,用心呵护这些学生健康成长。

和马晓华一同来到这所乡村小学的,还有其他4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到来为这所乡村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十几年前,在偏远的乡村小学,校舍还是两排相对而立的简陋平房,教室中的黑板、讲台、课桌椅早已破旧老化;冬天里一个长满铁锈的火炉子是教室唯一的取暖设备。数九寒冬,马晓华和舍友们每天只能凿冰洗漱、裹头而眠。尽管硬件设施落后,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善良友爱、学生们的淳朴好学如春风般温暖着这批刚踏出校门,又以另一个身份进入校门的大学生们。他们充满了活力,将火热的青春和热情倾注在学生身上,迅速适应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初为人师,对于教育教学还不熟练的马晓华总是主动找同事听课、评课,请同年级组教师指导教学,她的谦虚诚恳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业务水平也迅速提升,很快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因为学校师资力量有限,马晓华不仅是语文老师,也是品德老师、科学老师,甚至还常常是体育老师、音乐老师。学生们喜欢她,也把她当成大姐姐一样看待,经常将自己舍不得吃的糖果分享给她。看着这群质朴的山里孩子,马晓华暗暗下定决心:“要让这些农村学生享受到和城里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不管哪门课程,她都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朗诵、辩论、演讲……马晓华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她的耐心和细心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也在这群学生心中播撒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王腾,是马晓华班里一名个子不高、不善言辞的男生。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在马晓华每天的言传身教中,这个10岁男孩心中悄悄滋长了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像马老师一样站到讲台上!16年过去了,王腾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并如愿实现了心中的梦想,他像自己的马老师一样,扎根乡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融入大爱,让每个学生都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

 

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作为这群山区学生的班主任,马晓华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因材施教,用心寻找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

曾经班里有个男生,活泼好动,经常在课上开小差。马晓华发现他音色好、普通话比较流利,就鼓励他上课多发言。课上会经常提问一些容易的问题,帮他找回自信;课下常常找他谈心,帮助他纠正发音,并培养他在班级领诵。渐渐地,这个学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进行独立演讲,并在马晓华的鼓励和指导下,被选拔为学校艺术节主持人,成为学校活动的“台柱子”。在崭露头角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信心,他开始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如今,他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入职理想的工作单位。

看着学生们的成长,马晓华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个班里的40个学生,如今已有近30人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有的扎根乡村,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看到学生们在各自人生旅程中散发着光和热,马晓华感到欣慰和幸福,也更坚定了做好一名教师,当好学生成长路上引路人的那份初心。

2015年,马晓华来到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工作。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城阳二中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里,马晓华和同事们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教书、育人,不论岗位如何变化,她始终秉持一颗教育的初心,感受着内心的充盈和最简单的快乐。她时刻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工作首位,坚持将德育、美育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到课堂上,用真心、真诚去关爱、温暖每一位学生。

课堂上,马晓华是学生们的老师。她的语文课堂,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生活,植根学生心灵。古诗词课,她会在带领学生欣赏经典诗词美的同时去感受诗人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疫情防控期间上网课,她会将一线医护人员守护生命的事迹、学校老师们为学生搬运书籍的照片做成幻灯片,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作文课上,她会讲用生命的最后5秒紧急制动挽救一车乘客的动车司机杨勇的故事,教学生们学会担当责任;她还会在自习课上给学生们播放《战狼》《长津湖》等爱国影片……学生们从马晓华的语文课堂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德育和美育中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课堂外,马晓华是学生们的朋友。很多学生思想有困惑了,学习有压力了,都会主动找马晓华谈心,向她敞开心扉。

马晓华发现班里有位学生,课堂上总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并产生了厌学情绪。几次询问,她都目光躲闪。为了不伤害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灵,马晓华从侧面了解到这个学生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马晓华就从生活上关心她、爱护她。看到她经常不吃早饭,就把自己的饭分给她吃;看到她生病了,就给她买药、带她休息……在马晓华的帮助和鼓励下,这个学生渐渐敞开了心扉,变得开朗、乐观了,和同学相处融洽了,学习也更加刻苦努力,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升入了大学。

像这样的例子在马晓华身上还有很多……她的细心关爱就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学生感动于她的真情和真爱,她也在感受着学生带给她的幸福。

耕耘乡村教育十几年,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马晓华特别欣慰,感觉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情系教坛,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2017年,因工作需要,学校安排马晓华到办公室工作。学校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马晓华也尽力做好各种事务性工作。她服从安排,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遇到急难任务,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018年秋季开学初,学校已经安排马晓华承担初三语文教学,但由于学校师资紧缺,初一语文课需要有人跨年级带。看到学生们渴盼的眼神和学校领导的为难,马晓华对领导说:“我是党员,就让我来带吧!”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思维不同、课程不同,每天马晓华努力在课间10分钟内转换教学思路,不断调整自己,将毕业年级和初始年级语文课教好。那个时候,马晓华的第二个孩子还不满一周岁,白天学校工作繁忙,时常需要加班,没有时间备课;下班回家,有两个孩子要照顾。等安抚好老大,哄睡老二,才有时间备课、研究题目。睡前躺在床上她经常会想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点子,常常因想到一个好点子,又激动得睡不着觉。

虽然加班成为家常便饭,但马晓华从不抱怨苦和累。她认真学习语文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遵循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为学生传授知识、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在马晓华的谆谆教导下,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教学成效突出的同时,马晓华所负责的相关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捧回了这项工作的第一个奖牌,填补了学校该项管理工作的空白。

 

不忘初心,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马晓华始终不忘教育初心。多年来,她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善于协作,并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凭借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培养辅导了多名青年教师尽快胜任工作岗位。在担任备课组长期间,她带领教师们深挖教材,深耕课堂,构建起了年级语文学科共同体。语文学科成为学校的龙头科目,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备课组”,她也被评为“优秀备课组长”“县语文教学能手”。

2019年,根据学校安排,马晓华开始从事更多的学校管理工作。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尽职尽责,追求卓越,勇挑重担,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担任校团委书记和学校党建办主任期间,她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学校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培育和创建了“阳光党建”品牌。学校“双培双带”工程的开展,使更多的优秀党员成长为骨干教师,也使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她注重通过抓党建带团建促队建,开展将未成年人德育融入日常教学、融入校园文化的“两结合两融入”活动,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使学校党建工作成为立德树人的“红色引擎”。

那是在新冠疫情防控结束之后、全面复学之初,学校新餐厅还未启用,旧餐厅容量小、工作人员少,无法做到2000多个学生按时分餐吃饭。看着学校领导们为此事着急,马晓华认为这正是考验共产党员的时刻。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学校党建办向全体党员老师发出公心志愿服务的倡议和号召。在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很多普通教师也都主动参与,大家一上完课就赶到餐厅分餐、送餐。这项工作连续坚持了两个多月,不仅保障了学生们的午餐,也体现出全校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带动了全体教师向党员看齐、向党组织靠拢,激活了党建工作,激发出了城阳二中人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全校教师热情高涨,干劲儿倍增,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大家将这种精神和热情转化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夺取了疫情防控、教学质量发展的“两个胜利”,成为全县教育教学先进工作典型。党员群体良好作风的树立,也建构起学校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共青团和党总支先后被评为“全县五四红旗团委”“日照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日照市中小学党建品牌示范学校”“莒县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质量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2021年秋季开学初,马晓华因骶骨骨折无法坐立。但她放心不下即将中考的学生,义无反顾来到课堂。她每天躺在车里去上班,进教室后,用双膝支撑在两把椅子上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时,用一只胳膊支撑着趴在桌上批阅……马晓华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和团队一起并肩战斗,带领学生们,追随光,成为光!在带给学生向上、向善、向美力量的同时,她也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们上了一堂丰富的人生课。有位前辈曾送给马晓华这样一句话———一位教师最大的责任和本事在于用自己的课堂向学生们传递生命的可贵和纯粹,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构筑精神的清澈和崇高。马晓华说,她将以此为勉励,不断带领学生们去成为最好的自己,使他们成长为肩上有担当、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新时代青年!

在倾心工作的同时,马晓华也在不断成长。近年来,马晓华先后被授予“莒县优秀共青团干部”“莒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莒县优秀科任教师”“莒县优秀教师”“莒县教学能手”“日照市巾帼建功标兵”“日照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日照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在2022年全县、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她分别作典型发言。

 

牢记使命,做新时代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作为一名80后”,马晓华为自己能够成长在这个教育的好时代而感到骄傲和荣幸。

如今,马晓华曾经工作过的山村小学旧貌换新颜,教学楼、塑胶操场、休闲花园错落有致,成为优雅恬静的花园式校园。马晓华所在的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也在莒县教育这片沃土蝶变新生,成为一张亮丽的教育名片。看着学生们朝气蓬勃,阳光向上,乐学会学,全面发展,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马晓华感到由衷的欣慰。她坦言,自己在这份职业中找到了幸福!

2007年到2023年,16年的时间,马晓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这16年来乡村学校的崛起与振兴。这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奉献,是一届届教师学子顽强拼搏的硕果。16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真实地折射出国家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充分展现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躬耕乡村教育多年,马晓华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用奉献践行着教育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将牢记育人使命,继续用坚守书写党员教师的责任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一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时代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山东教育》20235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