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观照

发布日期 : 2011-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福建省安溪县金谷镇第九中学 马艺扬 刘艺冰

芬兰,一个国土面积只有33.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24万人的岛国,能支撑着它走过百年以来的挣扎求生,以至于成为当今全球瞩目赞誉的焦点,实在不是仅凭着森林与湖泊等天然资源,而是因为一直深深信仰:唯有教育,才能延续、发展自己民族的生命力。

一、芬兰的教育观:“无竞争”教育

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平等”,强调的是一种“无竞争”教育。《芬兰教育给教师和父母的45堂必修课》一书中,讲述的是位居世界前列的芬兰教育,实施“无竞争”教育。成绩不是用来表扬、较劲或羞辱孩子的工具。芬兰教育者早就了解到,不要让孩子在幼年时期就被大人簇拥着去一较高下,在心灵还不成熟的阶段,就学会恃宠而骄或打击他人。

芬兰教育从来不将高分学生看成优秀学生。赫尔辛基瑞苏中小学的校长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是最顶尖的,而发给他奖学金,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取。有时候我们会从班上前五名之中来挑选,但也会依照不同的科目进步情形,或学习过程展现的特质,来分析这个学生有无实质的收获。”“如果一个孩子的分数比别人低一些,但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人格特质,或更好的同侪合作能力,或更佳人缘等,老师就会很希望这位学生能得到实质的奖励。所以我们绝不会只以学期分数或科目成绩为单一标准,去评断谁比较应该被鼓舞。而是希望把这些为数不多,但能让孩子们很开心的奖金,给予真正合适与需要的学生。”

芬兰教育学时短而假期长,学生每年上学190天,8月中旬开学,次年5月底结束。小学生每天最多上课5小时,中学生最多7小时。任何假期都不给学生留作业,芬兰的父母从不送孩子去参加补习班,在结束义务教育时也不进行全国考试。学校不会给学生打分,不会让学生留级,也不会硬性规定他们完成功课,而只是分别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芬兰人认为,竞争性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整体水平。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他们不赞成排名次的教学模式,学校不追求升学率,不搞“苦学崇拜”,学生也没有什么升学压力。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芬兰高等教育,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使得很多国家都组团到芬兰来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经验。正是这样“无竞争”的教育却在国际教育评比中获得惊人的成绩,可见,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

二、芬兰的学生观:“不让一个人落后”

1.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在芬兰,所有人包括老师、学生中智力优异的、智力中等的甚至是有残障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愉悦,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资源,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关怀,每一个生命都能自由绽放,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芬兰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因为我们非常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正是这种“需要各种不同人才”观点,才使芬兰教育眼中没有差生,没有后进生,没有学困生,有的只是不同方面的人才而已。

在芬兰,分数也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全部,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排名、强调分数还会打击成绩不好孩子的自信心,而成绩优秀的孩子则可能会恃宠而骄,失去对弱者的同情。芬兰教育从来不将高分学生看成优秀学生,他们所谓的好学生就是谁能将个人特长发挥到极致。所以芬兰人认为,国会议员不一定会比厨娘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只要将自身的工作做好,就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开端,也是人人相互尊重的起点。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不仅得到了个人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从小就懂得了心态平和、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人,更能成为一个心智发展健全的和谐的人。如果我们过早给一个学生打上落后的标签,那么这一不良心理暗示可能会影响他一生,而其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是将来某一个领域中的人才,是老师、家长、全社会都应给予孩子们的一个期许。

芬兰有关法律规定,每一个生活在芬兰的人都有权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切免费,包括午餐和交通费。无论你生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得到一样好的教室、教学设施和老师。为了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义务基础教育,在这个不足524万人口的国家里,共有4000多所基础学校分布在全国各地。目前芬兰全国拥有20所大学和38所大专性质的理工学院。相对人口而言,芬兰的大学密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2.不放弃每个孩子

一位台湾学者到芬兰东部一所中学访问,发现一个班级的教室里面没有学生,就询问是怎么回事。这个中学校长说他们去花店、餐厅等不同商家实习了,并解释说:这群孩子不太一样,他们比较坐不住,学习进度和别的学生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要从务实方面去鼓励。所以学校特别设计一套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模式,从他们的兴趣着手,制造出更多让他们喜欢上学的原因,让他们更愿意来学校学习。

校长所说的“不太一样”的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生”,但在芬兰人的观念中根本没有“差生”,这些学生只是需要更多的启发,更大的成长空间而已。芬兰教育和社会都不会放弃这些孩子,而是注重给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老师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量身制订教学计划,包括选择书籍、定制课程等,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老师还会主动给学生进行额外的免费补习。

芬兰人认为,如果不这样做,而是放弃这些学生,那么失去了尊严的孩子很可能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那时社会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芬兰的教师观:“教师是最受欢迎的职业”

在芬兰,教师是人们心目中首选的职业,而且也是进入门槛最高的一个行业,不是因为教师的薪资在芬兰最高,而是因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强。这当然要首先归于芬兰对教育的重视,这个国度处处真正体现了“尊师重教”。

在芬兰,国家一直重视对于教育的投资,而老师是最受欢迎的职业。芬兰教师选自最优秀学生,并最低都拥有硕士学位。教师被给予充分的教学自由,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制订计划,这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忱和创造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功利心,真心为每一个学生付出。

在芬兰,是不给老师评比、排名的,老师也几乎不批改作业,教育主管部门坚信“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最棒的”。所以,教师没有了考核、评比的压力,没有了功利思想的驱使,便真心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关爱中。虽然没有人要求老师努力拼搏、奋力进取,但每一个老师都将自己的进修、学习当作自己人生规划的重要部分,在课堂上更看不到老师焦躁的训斥、讽刺、挖苦,有的只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真正彰显了教育的真谛。

芬兰有句名言:“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人在总结本国发展的经验时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教育。芬兰之所以能具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芬兰政府长期高度重视教育。芬兰的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与概念,应该比赢得第一名来得更重要、更有意义。就是摆脱案牍劳形、拼死拼活,同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已在渐渐回归理性,渐渐回归人本。给学生取消排名,不以成绩论英雄,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地方、某些老师的心目中,还依然没有从旧有观念中摆脱出来,但愿我们的评价机制早日汲取这种“制度营养”,大力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尊重多元人才,多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为教育注入和谐的发展动力。

 

(《山东教育》2011年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