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的学习环境

发布日期 : 2023-03-15 点击次数 : 197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创设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的学习环境

———淄博市淄川区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改革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田福深   李传训


近期,由淄博市教育局推荐,淄博市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申报的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改革成果,在山东省2022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评选时,入选基础教育十大典型案例。

据悉,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案例是淄川区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出发点,以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通过课题研究强化科学引领,落实行政推动,实现评价改革的一项省级重点课题。“兴趣指数”评价旨在尊重学生个体生命,探索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动态、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转变学校施政、施教、兴学理念,全面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探索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于2013年初提出了“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这一改革设想,并在当年11月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此项改革采取课题研究与实践推动相结合的方式,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实施学习兴趣指数评价,创新评价机制,探索制度改革,优化区域教育生态,全面丰富教育内涵,助力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评价改革的背景与起因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许多学校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过度依赖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评价,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长时间内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尤其是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初中学生,在家庭教育、学业成绩、社会评价等各方面影响下,逐渐出现学习兴趣缺失、自信心匮乏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鉴于此,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在充分调研了解全区城乡各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改革与创新以评价学生学习兴趣状况为主要手段的评价方式,意在建立起新的学生、教师、学校评价机制,并借助家庭和社会合力,努力创设“愿学、乐学、会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

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理论研究先行,改变教学观念。评价改革重视学习兴趣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建立在元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之上,课题组研究发现了学习过程或学习阶段起始的“认知原点兴趣”,并研究利用其为教学服务的策略,首次厘清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兴趣的关系,尝试通过各种举措构筑教师教学兴趣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层次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学习兴趣指数评价量表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兴趣指数,创新教育评价。学习兴趣指数评价量表的设计和使用是评价推进的关键。在量表设计上,主要从兴趣底线指标和兴趣增长指标两个层面进行创新评价,设计了学习准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学习结果4个一级监测指标,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10个二级监测指标,学习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等100个三级监测点,并针对不同课型、不同评价点,制订了不同评价量表,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指数评价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数评价”。其评价结果可应用于学生综合评价、学校管理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等。“兴趣指数评价”数据库与其他评价手段如课堂观测、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相结合,实现了多样化、立体化评价。

加强分类评价,优化教育生态。以“学习兴趣指数评价”为引领,预设或随机选择教学兴趣点,融入兴趣指数评价因子,拓宽兴趣学习途径,打造了以“兴趣点”为依托的“兴趣课堂”,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推进兴趣课程体系设计,构建起“三化一体”(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课程体系。区教育和体育局还在区域层面搭建“四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平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数提供有力支撑,为兴趣展示提供平台,优化了区域教育生态。

依托兴趣生态,完善评价体系。通过评测与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科活动、主题人物等,对学习兴趣指数进行量化,分析学生兴趣的迁移与变化,对症施教,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转变了学校施政、施教、兴学的理念,逐步完成了学校兴趣指数评价、课堂兴趣指数评价、师生教学行为评价等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案设计,形成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改革的成效与启示

创新深化了学习兴趣发生学理论。在调研过程中,经过多次研究,发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原点兴趣”和“兴趣生成瓶颈”,并经过多次观测,发现其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其作用原理,能够在进行学习兴趣指数评价时选择恰当时机,对特殊时期的学生兴趣进行利用,使其自主学习,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在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和兴趣低落时适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学生兴趣的消耗,提高教学效率。在赫尔巴特学习兴趣分层理论上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学习兴趣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反向研究,研究其在不同层次兴趣下的不同学习表现和兴趣核心组成因素的表征,深化了兴趣层次理论研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对学习兴趣的概念、分类,还是兴趣测量,都存在理论研究者与实验测量者和教学实践兴趣评测结果使用者不一致的情况。上层理论的建构者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深层机制上对兴趣进行根源性探索,而教学一线的研究人员则倾向于为学科教学服务,两者之间的成果不能很好完成对接,造成优秀研究成果的浪费。而本课题对学习兴趣理论的探索始终坚持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基本策略,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放在研究的首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学习兴趣指数评价的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

创新了教学评价工具与评价机制。通过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深入研究,结合淄川区域特点,分析区域内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结构构成,以此为基础,设计出符合淄川区域特点的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工具,该工具结合一系列的量表和调查问卷表,形成一整套的学习兴趣指数评价体系。把学习兴趣指数引入学校评价,是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创新型教师、实施学生个性化发展、养成终身学习品质的有效教育方略,优化了区域教学管理模式,革新了区域管理评价方式。

创新了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式。在学习兴趣指数评价体系内,通过对兴趣指数的评价来反映学生学习的情状,评价模式从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对学生内在驱动力建设的过程性评价,避免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指数评价诊断结果是各种评价和观测手段人文化、科学化的综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对学生、课堂、学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创新了学习兴趣指数的研究。以“学习兴趣指数”为依托,根据学校、学科、教师、学生具体情况,积极发掘和优化教学“兴趣点”,筛选教学主题,拓宽学习兴趣途径,打造以生为本、学有兴趣、教有乐趣、富有志趣的优质生态课堂。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科特点,引领师生在“兴趣”上下功夫,促进了“教—学—评”的一体化建设。

创新了区域教学管理评价改革。把对学习兴趣的重视提高到区域教学的改革上来,可以说是对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创新。以往的教学管理,多注重教学成绩、教学流程,很少关注教学主体的主观感受,背离了教育的宗旨,而本课题通过对学习兴趣的深入研究,依托兴趣指数评价量表的设计,将学生兴趣程度进行量化处理,为学校提供工具,方便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决策。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关键因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创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16年、2018年,淄川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连获佳绩,各项监测指标位居全省、全国前列。201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15个监测指标中,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综合评定,淄川区有9项监测指标为10星级;2018年,在36项评价监测指标中,淄川区有27项监测指标为10星级。

《一“趣”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课堂》《用评价撬动区域教育生态变革》等文章先后在新闻媒体登载。宣传报道淄川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实验研究的情况,引发良好社会反响。论文成果《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量表的编制与使用》在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刊登,并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收录,中国知网下载量达千余次,受到广泛关注。该论文探讨了兴趣指数评价量表的测量使用方法以及兴趣指数评价结果的使用策略,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测量手段,协助研究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的激发与引导,给教师以教学与管理的方向指引,促进教育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淄川区还先后承办全省区域中小学教学诊断性评价现场会、全国教育创新区域联盟年会,教育评价改革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20186月,本研究成果作为淄川“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分段分类评价体系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6月又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的研究与实施,让淄川区教育迎来一次深刻革命,并启示今后可在以下几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积极打造兴趣指数评价数据库的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的育人价值;二是将学习兴趣指数评价与小学、高中的教育评价衔接贯通,形成区域评价的一体化机制;三是加强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研究,将兴趣点、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有机整合,打造“生动有趣”课堂,提升教学效益;四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积极进行经验梳理与理论建设,力求取得更大成效。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淄川教育也将以此次案例入选为契机,继续砥砺拼搏,凝聚奋斗力量,去续写新的华彩篇章。

 

 

 

(《山东教育》20233月第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