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就做立德树人“大先生”———记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临沂桃园中学教师公彦利
发布日期 : 2023-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做教师,就做立德树人“大先生”
———记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临沂桃园中学教师公彦利
本刊特约通讯员 苗成彦
临沂有这样一位教师,从小就立志当好教师:踏上三尺讲台,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实现梦想。参加工作后,他一口气写下36个职业目标,压在了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开启了励志的教书生涯。“做教师,就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他把这种执着和信念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28岁参加山东省讲课比赛获得一等奖,不到30岁就成为山东省教学能手,当选为临沂市初中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他始终践行“生命·实践”教育主张,打造“有文化温度、有知识深度”的课堂,始终关注把成长权还给每一个学生,让人人有尊严地成长,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是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公彦利。
早在2014年,作为《山东教育》特约通讯员的笔者就报道过公彦利老师践行“生命·实践”理论、推动“活动自主”课堂的教改事迹。时间证明,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小伙子没有辜负社会各界对他的期待。在报纸杂志里,经常能看到他的作品;官方平台上,也经常看到他的成果获奖通报。这位朴实而执着的基层教师,一直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想,稳健前行。区讲课比赛一等奖、市讲课比赛一等奖、省讲课比赛一等奖、第一篇论文、第一个成果获奖……一个个梦想实现的背后,是他20年孜孜以求对初心的坚守和对教育的挚爱。公彦利老师并未止步于已取得的成就,他一直勤勤恳恳地探索着、发现着、积累着和传播着。
投身乡村教育,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最需要的地方
公彦利是“全国十佳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在军老师的学生,受张老师的启蒙和影响,他从小学就在心中埋下一颗“献身教育”的种子。如愿以偿走上讲台不久,他就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神圣。一个个懵懂稚嫩的学生在他的教育下变得有了目标、有了理想,那份快乐是难以言表的。快乐的同时,他也有些彷徨:讲台的路还那么漫长,该如何走下去?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自己也要走这样的工作经历和人生轨迹吗?
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效仿张在军老师的做法,也为自己规划了一个专业发展计划,并把这个计划压在了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这个计划的内容是:“为使自己在前行的过程中不迷失不松劲,必须每天读一遍下面的文字,好让自己有目标有方向:两年内成为校级骨干教师,成绩进入学校前3名;三年内举行区级公开课,成绩进入全区前3名;五年内举行市级公开课,成绩进入全市前列;七年内成为区级名师;十年内举行省级公开课,总结出自己的教育经验;十五年内出版自己的教育理论专著;二十年内让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向全国……”
自此之后,这份职业规划给了他神奇的力量,成了他的催进鼓、励志源,促使他马不停蹄地向前走。十几年过去了,尽管他中途也怀疑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如今,这份计划书中的目标,大多数已经画上了小勾。这一个个小勾,颜色有深有浅,有的已经模糊不清,记录了他十几年走过的教育探索之路。它们像一朵朵红色的火花,照亮了他前行的小路。
2003年,公彦利以全区第二名的成绩通过教师招考,而他却放弃了到城区学校任教的机会,主动选择了一处城乡接合部学校盛庄一中任教。报到当天,学校的现状让他瞬间预感到了成长前路的艰辛:学校唯一的计算机教师休产假,20多个班的信息技术课没人带,全校唯一一台能上网的办公电脑时好时坏,价值好几万元的多媒体设备没人敢操作;自己无任何工作经验,学校也没有信息专业的老教师引路……校领导那殷切的目光和学生们求知的眼神,让他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也成为他用稚嫩的肩膀勇敢承担下全校信息课教学、网管、电教等一切相关工作的全部动力。
他把身子往下这么一扑,就是12个春秋。这12年中,公彦利亲手培植了学校的信息教研机制和团队,从零开始却在信息科技竞赛中屡获大奖;他曾在教师紧缺的形势下临危受命转战物理课讲台,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全区夺魁。他教学和管理工作一肩挑,身兼课堂教学、班主任、教学教研管理、综合文字材料等十几项工作,让他在磨砺中迅速地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的“多面手”。12年的耕耘,见证了他的初心坚守。他从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管理骨干,他在这里先后担任过学校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办公室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等职务,而伴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盛庄一中也在他人生轨迹上烙下了一个青年教育追梦者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并肩奋斗的印迹。
2015年,临沂市罗庄区教体局号召全区名师“援教”,他从众多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以副校长身份开始了长达5年、在更加偏远的乡村薄弱学校———沂堂中学的生活。他家离学校30多公里路,家里又添了“二宝”,大人小孩都需要人照顾。他克服了家庭重重困难,每日往返穿梭于家校之间。五年里,上下班途中他曾两次遭遇车祸,但所有的困难都没有阻挡他对这所乡村中学倾情的奉献。尤其是2017年,学校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区验收,他连续一个多月住在办公室,只有一张硬沙发、一床被子、一台电脑陪伴着他,一直到学校顺利通过验收。就是凭着这种主动担当、敢拼敢干的精神,他感染了无数青年教师,为学校管理和教学品质的不断提升注入了活力和激情。
正是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支撑,他两度主动选择乡村薄弱学校,既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对课改、对管理、对育人有自己的系统理念的“基层课改探索者”,为他后来参与全市课改实验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沂蒙教育的最基层,用最美的初心坚守践行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美的青春诺言!
人是有潜力的,当我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时,我们就会挖掘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潜能。20年深耕杏坛,一路桃李芬芳。公彦利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教学能手、临沂市高层次人才、临沂市优秀教师、沂蒙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临沂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等20多项荣誉称号。
以爱为底色,找到破解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的密码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正如吉诺特所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如此的明显。
关爱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每天清晨,公彦利都带着学生在高昂的宣誓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他多年来坚持的目标。他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这里的学生情况复杂,有贫困生,有留守儿童,还有少数民族孩子,所以关爱每一个学生也就成了他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帮这些学生走出困境,帮他们找到人生的目标?为人师者的责任心让他在工作中丝毫不敢懈怠。任班主任期间,他每个学期都要把班里的学生家访一遍。有一次,在“半路”接手了一个毕业班后,他发现班里一位少数民族学生已辍学在家一个学期。在多次电话沟通无果后,公彦利踏上了历时20多天的“家访之路”。白天见不到家长和学生,他就利用一早一晚堵在学生家门口,了解学生和家庭的困难,跟家长讲政策,跟学生讲故事,甚至多次跑到学生打工的作坊,做学生的工作。终于,在第21次家访回家的路上,他接到了学生愿意复学的电话。后来,这个学生奋起直追,顺利升入高中,三年后考取了西南民族大学,最终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绵延赓续着师者的爱与责任。公彦利老师始终坚信爱和信念可以改变任何一个学生,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执念,他收获了更多的成功和骄傲。
尊重学生,让人人有尊严地成长。“我一站上讲台,就忘我了。我的整个身心,好像是课堂的,又是学生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这个职业,才会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敬业、乐业;才会不计得失、无怨无悔,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从教期间,他用关心、尊重、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在公彦利老师带的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一面笑脸墙。笑脸墙上贴有每个学生的笑脸,笑脸的下面有一句发自学生肺腑激励自己、鼓舞别人的语言。笑脸墙的旁边,写着“闪光点就是生长点”。在这个专栏里,也有属于每个学生的一张表格,记载着每个学生在老师、父母、同学的关怀下刻苦成长的印迹,体现了公彦利“以生为本,成长至上”的文化治班理念,也展示了师生之间智慧和思想的历程。
公彦利十分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用爱心抚育每一个学生。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作为班主任,他的工作注定要爱心满满,要事无巨细。有一段时间,他敏锐地发现班里有个女同学,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到周一就请病假,有时候是一整天,有时候是半天。和家长沟通,家长也说不清楚原因。在观察了她一段时间后,公彦利发现,这位同学因为学业基础较差,在家不能独立完成老师的作业,又怕被老师批评,所以每到周一就以各种理由逃避检查。了解情况后,公彦利没有批评这位女生,而是第一时间和各科老师进行了沟通,协调各科教师为这位女生单独布置力所能及的作业。而他在每个周末,都要抽出半天时间为这位女生辅导功课。慢慢地,这位同学终于改掉了“躲避周一”的习惯。
一天,她找到公彦利,说:“老师,我想换个座位,行吗?”“你为什么要调位?”“组长嫌我拖组里其他同学的后腿,问他问题时也不理我,我想换个小组学习。”在公彦利的班级管理中,规定座位调换在学期初进行,要求每学期轮换一次。座位调换主要根据上学期小组自主管理的综合积分,遵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有序执行。
“每个人不论年龄大小,都是有尊严的。这位同学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有一颗上进的心,有渴求成长的强烈热情。”公彦利想到这里,决定和班委商量,为她“破例一次”。这个“特殊的决定”,使这位女生一改常态:每天早早到校,当其他同学到齐时,教室里已整洁有序了。渐渐地,她在班里同学心中有了“位置”,收获了从没有过的自信和尊严,她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座位调整对于整个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的确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由于公彦利的“特殊决策”,为一个逃避周一、几近辍学的“边缘生”脆弱幼小的心灵注入了“尊严与信心”元素,为她的人生注入了后续发展的动力。
担当作为破解学生成长困局。调任沂堂中学后,相对于艰苦的教学环境,公彦利更忧心学生们的成长。面对生源流失、教师紧缺等困难,他决定从内部找突破口,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上。“农村的孩子本来就比城里孩子接触到的外界事物少,如果连知识的学习都跟不上,那么他们就无法打开视野,更别提培养创新思维了。”公彦利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帮助学生们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让抽象晦涩的知识原理更加直观,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于是,他带领同组的教师,组建了学校历史上首个信息科技社团,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们学会思考和动手,用双手去“触摸”身边的世界。学生们在一次次的竞赛中获奖,一次次走上领奖台,一次次刷新自我认知,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渐找回了自信,明确了方向,也在心里埋下了科技的种子。在他的辅导下,这批农村娃在各级信息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单项奖100余项,团体奖20余项。
为了探寻农村学生成长的有效路径,公彦利主动申请到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访学取经,向专家们学习乡村学校振兴之道。他自费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进修,持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在访学期间,他以亲身经历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立项了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儿童道德成长路径研究》,并在访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校实践验证,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他组织教师编写《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完成了小学、初中习惯养成教育的衔接,为农村薄弱学校学生成长提供了实践样本。
立足基层实践,将奋斗汗水播撒在课改沃土
2006年,全国掀起了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热潮,临沂市教研室着手构建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推行“三五五”教学策略。面对这一变化,很多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候亟须典型引领。当这一重担落在公彦利肩上时,他顿时感觉到了压力。这是全市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型的案例可以参照,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他迎难而上,反复研读、揣摩“三五五”教学策略,并将其中的理念融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市、区教研员的指导下经过多轮磨课、改进,以一节高效实用的市级公开课,诠释了“情感育人、文化育人、评价育人”的理念,为“三五五”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板。他的相关教学案例被收录到《优质课堂: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一书。
当教师们逐渐熟悉、认可、接受这一策略后,公彦利又开始了新的研究课题。他明白,一个好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不断取得突破,一节好课要让学生听得懂、学生有兴趣、学生有发展。本着这种不断超越的精神,几年后,他和所在教研团队提出了“自主·互助”教学范式,倡导以“情境导入、引出任务—自主探究、组内交流—互助学习、共同提高—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梳理总结、拓展延伸”为范式的自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这一策略,更加关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杜绝了课堂上的“假自主”和“假合作”现象,实现了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迭代升级。该成果被收录到《自能高效课堂建设丛书:自能高效课堂的学科范式构建》一书。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告诉我们,教师的智慧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无限度地激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后,他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关键元素,又一次开始了对教育初心的叩问。“作为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教育,更应该关注人的教育,要做到眼中有人,关注学生们的生命成长。”这是他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初衷。他根据实践总结了“任务串联”教学模式,并积极在教学中尝试“技术性和文化性融合”的教学策略,致力推动信息技术课堂成为一门“有文化温度、有知识深度”的智慧课堂。该项目立项为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并获临沂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主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四项原则、十步流程,解决了技术学科难以渗透育人的难题,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和省、市教研专家的认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彦利先后承担4次市级公开课,推广了有关教改成果;有13项成果获国家、省、市教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奖;10余篇论文在《中国德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期刊发表;参与编写的《山东省信息技术》等10余本教材出版。公彦利的课堂,绝非简单的教学,而是倾尽全力,综合各种方法,把教书和育人融会贯通,努力改变学生们人生的宽度、厚度和高度,校正学生们人生的方向,为学生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思想、智慧、精神。
“临沂是沂蒙精神发源地,丰富的红色资源蕴含着厚重的德育元素,是青少年成长的营养剂。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沂蒙精神教育,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2021年,他被学校推荐参加“山东省基层人才挂职研修”项目,到临沂市教育局课改办挂职。其间,他积极参与实验区红色教育项目,利用五个多月时间,系统梳理了近30年来全市沂蒙精神教育实施情况,整理有关资料1500多页,形成2万多字成果报告,组稿20多篇在《人民教育》《中国德育》等期刊发表。在系统研究了10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和100多所的学校实践案例后,在专家的指导下,他提炼出了“纵向一体”“横向融通”区域推进策略,提出了红色资源开发“互哺”理念,助推了中小学红色教育的开展。该成果被评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和时间赛跑,他每天坚持工作到凌晨,新年陪父母吃完年夜饭后就立即投入工作。“苦心人,天不负”,他参与提炼的案例《山东临沂:以区域课程综合改革探索红色基因传承模式》列为“2021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区域典型案例”第1名。项目有关成果作为教育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指南》一书的配套经验做法,在教育部网站刊登。
心怀一腔赤诚,引领青年教师实现了成长梦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彦利的执着追求和拼搏是为了圆自己的梦,那就是把自己默默耕耘求索的成果与大家共享,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舞台上实现共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不可能慷慨解囊。”作为市级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他注重日常工作反思和总结,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案例和成功经验,为青年教师成长拨开迷雾,逐步打消他们内心的“退堂鼓”,鼓励指导他们一次次取得突破。
教师王群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闯劲、有想法。有一天,他找到公彦利:“公老师,这是我设计的课例,您有时间帮忙指导一下吗?”原来王群要参加区里的讲课比赛。“你先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上一遍,我们再一起讨论。”听完课后,公彦利老师的听课本上基本没有记录这节课的内容、PPT和板书,而是密密麻麻写满了一些问题、想法和认识。“你设计这节课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学生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弄清楚这几个问题,这节课就成功了。”经过几轮的磨课,王群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原来生搬硬套的一些理念和策略,全部转化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空前高涨,学习效率自然上来了。
多年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一名教师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提升研究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他成立了教师发展共同体,邀请了全市12名优秀教师,吸纳了30多名青年教师共同学习成长。共同体以“共享·共创·共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读书、反思和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实现教师群体发展。多年下来,在公彦利主持和参与的16项课题中,共吸纳了100多名青年教师参与研究,大面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
名师工作室助力学科名师培养。2019年,为推广公彦利的教学成果,临沂市教育局为他成立了市级名师工作室。作为主持人,公彦利坚持“围绕名师、打造团队———凝练主题、开展研究———搭建平台、开发资源———提炼成果、形成特色———问题中心、全程参与、引领示范”的建设思路,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名师工作室激发每一位教师的自我成长意识,建立反思式的协作学习模式,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道路,开展同伴之间协商性对话、共享性合作,相互激励、互相扶持,通过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吸收达到专业共同成长的目的。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有3人获得省讲课比赛一等奖,6人获得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3位教师获得“临沂市教学能手”称号。公彦利先后指导100余位教师完成省、市科研课题研究,指导50余位教师参与《大阅读丛书》《养成教育》等丛书的编辑工作,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心怀教育梦想的青年教师拔节成长。
岁月流转,初心不改。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公彦利深知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他始终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以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的成功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将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将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才能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石。二十载春秋的风雨兼程,七千多个日夜的耕耘坚守,公彦利用一路的坚实脚步丈量着教育天地的广阔,用满园的春色诠释着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梦想!
他是平凡的,所想、所干、所做都基于一位从基层走来的教师的职业本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和同仁一道,用育人的孜孜追求诠释着自己的成长,践行着为师者的初心和梦想。他,正向“大先生”的目标迈进!
(《山东教育》2023年3月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