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切实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日期 : 2022-09-2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本刊评论员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再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重要场合强调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都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构成的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团结统一、交融和谐的基石和纽带。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必须在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切实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遵循。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思政课教学和各学科教学,从历史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角度,系统地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四个与共”“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犹如奔腾不息、容纳百川的黄河、长江,是具有强大包容性、创造性的民族。在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包容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的交融和谐、团结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要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也要在汉族学生中开展,教育各族学生自觉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是不要各民族特性,而是在继承各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凝聚、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团结一致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青少年学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和希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开展好。要注重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用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获取学生的文化认同,用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的心底深深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在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中播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将来他们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维护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融合、发展、壮大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传承人,我们为有这样一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繁盛的民族共同体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携手努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开展起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长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

 

 

 

(《山东教育》20229月第33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