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畅通技能人才成长之路

发布日期 : 2022-08-1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新公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26年来的首次大修,对职业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首次有了法定概念,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法律构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和特色制度,其中多元办学、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等办学模式新理念,在体制上对推动职业教育多元办学的特色、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有了具体要求,将推动各级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用最适合的教育模式,培育更多德技并修的专业技能人才,畅通技能人才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市场化运作,建好职教集团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通过与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共同举办职业教育机构、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校企合作,一直以来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实,学校缺乏专业针对性强的实习企业,企业不愿接受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导致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新职业教育法规定了发展职业教育,要推动多元办学、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是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集团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加入,探索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合作办学多元化,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体化的合作路径。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近几年山东省已组建160多个各类组建集团(产业联盟),覆盖对接全省主要产业。微软、惠普、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与我省职业院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有效推动职业教育集团中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不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促校企双元育人

新职业教育法规定“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优化职业教育供给,充分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政府、学校与企业等社会力量实施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形态。以制度来保护企业投入资本,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是立足中国实际办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为激活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一招”。

山东省是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济南、青岛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对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了明确规定。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激发了企业参与办学的内生动力。

通过健全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2020年以来山东省已认定首批142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入选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设立40余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拉动社会投入近百亿元。

三、共享智能(仿真)实训基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了“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新概念,鼓励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基地,举办主体提倡更加多元化。

与行业发展同步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人才成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落后于行业发展一直是制约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瓶颈”。而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实训场所因为设备投资大、软硬件更新快,很难跟上企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方式,高标准建设的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成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剂。实训基地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特别是产教融合一体化实训,通过现场仿真环境让学生用最新的设备进行技能训练,成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增强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强化职业能力体验的“职场热身”。

在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实验区、济南、青岛等地均建有面向全市的实训基地,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和企业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融合教学、实训和管理三方面的内容,以信息技术和AI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通过建设智慧课堂和智慧实训室,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四、技能为本,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岗位导向、技能为本、校企双元”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组建的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发挥企业行业在平台的主导作用,科学构建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内容体现科学性、模块性和阶段性。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订覆盖本专业主要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形成分模块的训练与考核标准,真正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一致起来,避免学习与就业的脱节。

紧紧围绕创建职教高地、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发展需要,把握“类型”教育的特点,将“校企双元”职教模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探索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形成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方联动”,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四环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典范,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学徒制,造就更多的“中国工匠”“技能大师”,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五、多方协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产教融合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接纳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实践。”

通过建立校企互培互聘、共同管理与考核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确保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引进有制度、培训有渠道、成长有通道,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职工人员控制总量的20%不纳入编制实名管理,可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产业大师担任兼职教师。

山东与澳大利亚南澳洲、德国巴伐利亚州等建立了职业教育合作平台,鼓励职业院校主动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培养海内外企业需要的本土化高端人才。

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广阔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职业学校应把握“类型”教育的特点,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营造一个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用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山东教育》202278月第28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