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杏坛论丛 > 正文

把“草木”融入“课程”

发布日期 : 2022-08-1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草木”融入“课程”

———浅谈校园草木的教育功效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继军

校园草木是中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建成比较早的老旧学校,还是按照现代规划和规范标准建设而成的新建学校;无论是拥挤狭小的老校园,还是宽敞开阔的新校园,校园的草木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在传统观念中,校园草木主要起着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校园草木的教育功能更多地与美术课写生观赏、语文课作文写作相关联,而对于校园草木与学校课程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比较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校园草木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学生们朝夕相处,自然而然地与教育发生着联系,成为中学校园内重要的教育资源。将校园草木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是发挥校园草木教育功效的不二选择。

一、把校园草木融入学校课程建设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的发展之本,是达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抓手,是教师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不仅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整合,需要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研究。一个有着独特代表性校园草木的学校,非常适合把其代表性的草木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之中,让校园独特的代表性草木成为其课程建设的代言者,以发挥独特代表性草木的优势。例如在一个开满紫藤萝的校园,可以发掘紫藤萝的精神与象征意义,把这些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相联系,结合紫藤萝适应能力强、枝条常绿、朴实无华的特点和藤蔓相互交错的习性,提炼亲如手足、携手风雨、团结一心的紫藤萝特质,开发紫藤萝系列校本课程,赋予校园紫藤萝以特殊的意义,让校园草木自然与校本课程融为一体,育人功能也自然地得到了发挥。而在一个种满杏树的校园,幸(杏的谐音)福校园本身就有着独特的寓意,围绕幸福,开发学校校本课程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校园代表性草木与学校课程建设融合,会让学生对学校、对校园有新的认识视角和亲近感,会更加热爱学校,其独有的教育功效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把校园草木融入教学方式改革

校园草木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使用这些课程资源,也会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生物教师可以把校园草木按时间、特点,结合教学需要拍成微视频,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就会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真实地触摸、观察校园草木中的叶、芽、花、种子、果实,比教材中的图片资源更加鲜活、生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美术教师可以把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校园草木自然成为写生课的课程资源,学生们在画草木的同时,学会观察、了解和学习草木的习性,增长了知识,也提升了观察力、思考力和学习力。同样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的还有语文课,“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寻找秋天”“你眼中的秋天”……这些主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欣赏、表达、抒发,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懂得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和意义。校园草木更受劳动课教师的喜爱,是劳动课的天然资源,给校园草木浇水、拔出杂草,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和吃苦精神,教学合一,有利于解决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三、把校园草木融入学科课程开发

校园草木作为学校课程资源,自然会带动学校学科课程的开发,各学科便可围绕校园草木,结合学科特点,研发以校园草木为主题的学科课程,像“校园四季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种植课程”“野菜与中草药课程”等。此外,校园草木还能给学校提供开发跨学科课程和开展项目式学习与节庆活动的机会。以生物、物理学科为主可以开发“蔬菜无土栽培课程”。结合校园草木的情况,学校可以成立校园草木项目组,组织颂草木、唱草木、写草木、画草木的主题项目活动。还可以组织观赏节和采摘节活动,使生长在校园的草木与学科教学自然地融为一体。在课程与活动中发挥校园草木的育人功能,伴随着学科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四、把校园草木融入育人环境提升

一个学校种植下各种花草树木,首要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改善学校自然环境,校园草木是绿化、美化育人环境的功臣。一个校园,无论大小,在选择种植校园草木时都会带着教育的思考,蕴含教育之意:种上杏树,期盼幸福满满;种上桃树、李树,既寓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带着桃李满天下的愿望;种上柿子树,希望事事如意。如果校园里有小菜园与野菜地,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这些小菜园与野菜地就成为学与做最好的教育基地。哪怕再小的校园,再有限的草木,都会让校园充满生命活力与自然魅力,所以校园草木本身就是与学校育人环境融为一体的。

绿化、美化环境仅是发挥了校园草木的天然作用,把草木与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相融合,就会挖掘出校园草木存在的深层意义与价值。

 

 

(《山东教育》202278月第28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