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发现”

发布日期 : 2022-04-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岂止“发现”

———《发现李希贵》阅读心得

刘笑天

山东文艺出版社《发现李希贵》一书出版后,出版社委托我写一篇书评,而我拖到现在才动笔,因为作者是我的恩师毕唐书先生。近三十来,老师持续对我耳提面命、谆谆教诲,深刻影响到我对教育、对文化的认识,对他的著作,我岂能妄言。老师虽然没有对我讲过“礼俗岂为我辈所设”之类,但是骨子里他看不上那些杂七杂八的桎梏式破烂,他告诉我可以放开写、随便写;我尊师,也重道,然而最关键的是要对一本佳作评点你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运斤成风”源自《庄子·徐无鬼》: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原文中庄子用寓言藉以追念惠子,缅怀一位势均力敌的对手。而我所以迟迟不动笔写这篇读书心得,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没有把老师的著作读懂读透,还不具备和作者以及所记主人公对话的能力,其实我非常渴望表达自己阅读本书的真切感受。过往钟叔河编辑周作人的诗文集,请知堂老人的学生张中行写序文。行老说:“我说这是师辈的手笔,在书前说三道四,不敢。他没有退让,只好都认定,到时候再说。其实,说私心话,他从事的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业,虽然以他的才学和经验,必游刃有余,如果我能够尾随搬一些零砖碎瓦,算作未袖手旁观,总是既应该又求之不得的。”以此拿来说事我老师未必以为然,因为周氏昆仲之中,他更加钟爱鲁迅,对周作人没有多少感觉。我用来自说自话,只是以此表达我内心的真实感受,绕了一大圈,并非矫情,而是表达对思想、文化应该持有的一种姿态、一种立场、一种精神,当然还有一份感情。

读本书,首先可以还原李希贵,一个不被神化和曲解的李希贵。今天的李希贵,更多和北京十一学校改革联系在一起。赴北京学习者接踵而至,各色东施、南施、北施纷纷效颦,学不像其形,自然更得不了其神。笔者曾经用滥了一个比方,此类学习犹如偷了真经下部的梅师姐,不练玄门内功,只练九阴白骨爪,不但容易走火入魔,而且无比难看。再有少数别有用心者,罔顾规律常识,截取横断面肆意歪批,棍棒齐飞。这些人其实没有注意到李希贵是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现象”,他始终在超越自我,然而又在坚守本心。了解今天需要读透昨天,这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逻辑关联。而要了解李希贵的“昨天”,最佳选择就是本书。

李希贵校长新近出版的《学校制度改进》一书介绍作者时,把他的职业生涯至今划为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山东高密实施“语文实验室计划”,建设学科教室和自修楼,让教学资源方便进入学习环节,提高育人效益。该实验被列为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进入新世纪,在山东潍坊提出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影响了国家教育决策。

2010年以来,深化新学校行动研究,构建以选课走班为特征的育人模式,实现一名学生一张课表,唤醒学生潜能,回归教育本质。该成果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近年来,开启K12新学校育人模式实验,打造学习社区,构建学习蓝图,探索从教学走向学习的深度变革。

私下忖度,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李校长职业行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肯定经过本人的权衡、认同。现有时态就呈现在读者面前,未来时尚需憧憬期待。而过去时态就珍藏在《发现李希贵》之中,读懂本书,会为你还原一位立体的、真实的教育家的改革轨迹和心路历程,让你触摸到一位当代教育家最明亮最温暖的现实关怀。书中二十多万字的“通讯报道”真实地“叙述着”而不仅仅是“记录了”其中的气象万千、品类之盛和幽藏精神。

运用“叙述”而摒弃“记录”潜藏深意。本书最可贵者,在于“发现”的价值,它的视角、它的深度、它的特有气质、它的文化精神甚至它的文体价值,是一笔独立的、卓然的财富,其价值并不因为“被发现者”而附属存在。当下有的“通讯报道”沦为被报道者的附庸,失去了此类文体应有的立场、眼光、品位和气质。

从这一角度论,“发现”的意义至少和“被发现者”并驾齐驱,它的习惯性被忽略被漠视更衬托了本书的卓尔不凡。作者自己说:“这些文字称之为通讯报道或许并不合适,因为写这些东西时,我只是想把我的感动、我的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和我一起感动,一起思考……至于文体是什么,就随它去吧。”这种文体颠覆何尝不是一种更深意义更高层次的建构,使之更贴近此文体的本质和内核。而且那个时段的慧眼“发现”中当然也包括挖掘与扶植。我听李校长说过,遇到毕老师之前,他的理想是做一位特级教师和教学专家,毕老师把他彼时的改革定位到“教育家”的高度,从那开始,他本人才开始以教育家标准进行自我期许。毕老师和李校长都不喜爱渲染,此中真意自然也无须多言。

写作通讯,需要作者匠心剪裁,这人所共知,它同步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样貌。作者在后记中说“山东一直没有走出足以影响全国的教育名人,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接任《山东教育》主编以后,我发誓要通过《山东教育》这个刊物实现这一愿望。我把这看作办刊成功的主要标志。感谢希贵,让我和我过去的同事们一起实现了这一梦想。”把“发现教育家”作为办刊与著述的终极目标,足见办刊的自我期许之高、负荷使命之重,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这其实就是千百年来延续至今仍然具有无尽生命活力的道统精髓。“感谢希贵,让我和我过去的同事们一起实现了这一梦想。”如此重大的“现象级事件”,就这样一笔带过,绝不拖泥带水,这种举重若轻的气度非常人所能及。孔夫子说:“辞达而已矣。”强调辞贵达意,反对言辞虚浮绮丽,由此树立了我们母语健康的基本语言观、美学观,而其中的从容优游反而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可惜这种传统被破坏而日渐稀缺;而读毕老师的文章,在思想上获益之外,还可以品赏感受到我们母语本有的那种风流蕴藉、仪态万方与理想精神。从书的内容你可以体会到,从书的表达你照样可以咀嚼到,这既是文本的独立价值,又与书的内容密不可分,孟子“浩然之气”和“虽千万人吾往矣”渗透在文章之中,随文赋形,不着痕迹。多年前,我写一篇关于蔡元培先生的普及文章,下笔千言言不及义,磨磨唧唧黏黏糊糊,老师给我修改了文章的开头,两句话下来就变成了“凤头”。但我深知,外在表述可学,内在风神难以企及。

读《发现李希贵》,熟悉毕老师的人都知道,其实抒写的就是作者本人的教育理想,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譬如《志当存高远》中写时任高密一中校长李希贵“全面的人才观”:“培养真正的人,能幸福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具有健全人格的、有个性的人。”其实我个人至今认为,李校长在高密实施的教育改革,虽然没有后来十一学校改革那样琳琅满目的技术元素支撑,然而元气淋漓、现实与浪漫同在,触摸到教育的本质。而且其人其事发生在一所县中,可以复制、可以普惠、可以推广,即使那些所谓巨无霸学校也没有设想触摸那个高度的边沿。再比如《生命,在读书中成长》,关于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计划”,毕老师写道:“语文,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人的灵魂,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毕老师后来致力编辑一套母语读本,名曰《新国语自修课堂》,“语文”“国语”一字之差而差之远矣,用“国语”凸显母语属性,意在构筑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格局。再如书中《“潍坊样本”对中国教育的示范意义》中写道:“在潍坊,‘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得到了真正落实,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既要为国家、为社会负责,又要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负责;要善于从国家利益、家庭利益和学生个体利益的契合处寻找改革的着力点,改革才会有恒久的生命活力。”国民性、公平性、普惠性和公益性是教育属性;为国家、为社会负责,又要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负责则是教育的根本属性。以什么为坐标,以什么为参照,决定了改革的最高目标和核心价值,而对此极具吾国传统和现代性命题的沉甸甸思考,非常人之能想,非常人之能及。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过去年仙逝的何兆武先生的汉译名著丛书,附赠文创产品———一册薄薄的读书笔记。封面印着极小资的一行文字:思想是少数人的事,而刻薄的天纵才女张爱玲认为,用身体取悦于人的职业,古已有之,其实用思想取悦也和前者差不多———把小文人假模假式的清高梦想敲击碎成一地玻璃碴———然而真正可贵的思想,从来都不附着于任何外物而卓荦大端,如《橘颂》所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伯乐不常有,《发现李希贵》“发现”的慧眼自然非同凡响;然而书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含量、理想情怀及文体意义更令人敬重。

 

 

 

(《山东教育》20224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