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不存半分余力

发布日期 : 2022-03-0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为学生不存半分余力

——记齐鲁最美教师、广饶县丁庄街道中心初中教师张风兴

季俊昌   张良鹏


坐落在黄河三角洲这块共和国最年轻土地上的广饶县丁庄街道中心初中,有一位淳朴的老师张风兴。“不事张扬,甘于平淡,守着一颗平常心,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是同仁对他的一致评价。

不为浮躁的世态所干扰,平静而又扎实地做着立德树人工作的张风兴,收获了丰硕的劳动成果。他先后荣获“广饶县优秀班主任”“东营市优秀教师”“黄河口最美教师”“东营市教学能手”“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

 

为了农村孩子美好的明天,他无怨无悔

 

19957月,张风兴从胜利油田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现更名为“广饶县丁庄街道中心初级中学”)任教。回到家乡的他,从踏上三尺讲台、听到学生们齐声喊出“老师好!”的那一刻起,心里的踌躇和胆怯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对逐梦美好的憧憬。

当时,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坐落于地广人稀的偏远乡村,距离镇政府有五里路,交通不便,道路坑坑洼洼。尤其到了冬天,教师们的生活更加艰苦,教职工宿舍没有炭炉,夜里时常被冻醒;早上结冰的水管,让住校的老师洗漱都成了难事儿。不少受不了这份清苦的老师,或申请调离这所学校,或直接辞职改行。

出身农家的张风兴却不惧劳苦,很快和班里的学生们“打”成一片。有人为他竖起大拇指,也有人讥笑他,“一直待在农家娃娃堆里,以后恐怕连个对象也找不上”。而张风兴却处之泰然,心想自己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既是自己的志向,更是自己的本分和职责。于是,他铁了心地留下来。这一留,就是27年。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应该有生长美好梦想的权利和自由。”张风兴懂得,农家娃上学不容易,学到更多的知识,考上理想的学校,是他们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最佳选择。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学生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迫切,所以他不仅不能走,还要立志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工作是一场向好向美的修行。1998年暑假后,张风兴开始执教毕业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自费购买语文教学资料,悉心研究中考试题和考试走向,不厌其烦地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如何上好中考专题复习课;仔细批阅每一份试卷,给每一位学生“建档立卡”,以便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认真负责的张风兴,善于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出彩,使得学生“信其道”而乐于跟随他求“学”探“问”;更由于每次骄人的中考成绩,让学校连年“摁”在毕业班级学生管理和教学岗位上。每每有老师当面“戏谑”他是毕业班“专业户”时,笑脸写满真诚的张风兴,此时想的是学生们的美好前程,想的是一个个农家家庭的改变。

从当年一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今日独当一面的教学老兵,回眸张风兴的从教之路,不断学习、历练与成长是其做人的风格,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是他做事的品格。

向好向美的修行需要植入困苦的磨砺。2016年春天,张风兴染上麻疹。住院治疗期间,他还牵挂着班里学生们的学业状况。于是,病房成了他的办公场所,他高效规划复习进度,对班内学生“远程指导”:学生自觉答卷,组长及时批阅,课代表统计整理数据,班长提醒测试存在的难点,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之后,有序地进入新的一个轮次。

“毕业班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不能耽误。”出院的第二天,张风兴便出现在教室里。大病初愈、身体还很虚弱的他,上课累了就用手扶着讲桌继续讲,硬撑着上完一节又一节语文课。由于康复不及时,他的听力受损严重,假期里辗转多个大城市医院诊治,效果始终不佳,而他却从未后悔自己的付出。他说:“有些东西可以等待,但学生们的前程是不能等待的。”

这年的8月底,学校又开始了新学期的教学岗位聘任。当时,学校任课教师严重短缺,尤其班主任缺岗较多。校长找到张风兴,让他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当好一个班的班主任,管理好50多个学生都有困难,管好100多个学生,谈何容易?何况大病后的后遗症还需进一步康复治疗,何况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思虑及此,他有过片刻的犹豫,但想到求知若渴的农家孩子,想到自己曾经立下的志向,他还是决然地接受了这项挑战,由此也开启了学校一人兼两个班班主任的历史。

于是,这一年校园内多了一个最忙碌的身影。每天进校最早的有他,赶到教室,开窗透气,擦拭桌凳,迎接学生;每天离校最晚的也有他,察看教室内设备是否处于断电状态,检查走廊内的门窗是否关好,最后逐个宿舍巡视同学们已酣然入睡后,劳累的他才长舒一口气。

为了同时管理好两个班级,张风兴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学校和学生需要他时,他却从未缺席。为学生不存半分余力的他,对家人的愧疚却每每增加。自己每天都泡在学校,所有的家务由妻子一人承担;每天当自己早早起床时,孩子还在睡梦中;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孩子又早已进入梦乡。每每谈起这些经历,他眼中总是噙着泪水。

多年来,他用行动诠释着“舍小家顾大家”的真义,真正担当起做一名“好老师”的道义,一手播撒着真理的智慧,一手播撒着大爱的阳光,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不平凡。

向好向美的修行更需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其实,张风兴曾有多次可以离开农村中学另谋高就的机会。或许由于教学业绩突出,或许由于身上太多的光环,青岛、威海、潍坊、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学校都曾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高薪聘请他。尽管条件优惠,但都被他婉拒了。

张风兴说:“让农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成为有用于社会、国家的人才,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不能推脱的责任。丁庄是我的家乡,在本土教书育人,很舒心,也很有意义。”如今,张风兴的事迹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投入到乡村教育中来。广饶县乃至东营市的乡村教育之火、文明之光也在他们的坚守和传承中愈发闪亮。

张风兴已不再年轻,时间的洗礼带走了青春,却又赋予他专业的沉淀和对教书育人这份事业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这所倾注了心血甚至生命的学校的爱恋。他常说,“是学生成就了我,是学校成就了我,是这片乡土成就了我。”从他身上,你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感恩,是激情,是那份不停歇的前行动力。“风兴老师一直很敬业,工作很严谨。我们从未听他说过一句怨言,发过一句牢骚,一言一行传播的都是正能量,他做人的品格和做事的风格,为全校学生和教师树立了榜样。”学校老教师马曰娃这样评价张风兴。

 

用爱心和智慧雕塑学生的心灵

 

在张风兴心中,学生的进步,就是自己最大的欣慰;学生的成功,就是自己无比的快乐;学生的成才,就是自己永远的骄傲。

从教27年,张风兴连续当了28个班的班主任,从未间断过。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又辛苦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还要能抵得住诱惑和耐得住寂寞。在他工作的学校,学生几乎全部住校。善于琢磨的他却在这种看似枯燥、辛苦的工作中,以班为本,通过“臻美润心、弘美育德”行动,形成了“四个以”的情感育人策略。

以心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的本质是培根铸魂,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自然离不开心与心的交融。张风兴正是捧着一颗心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与他在心心相印中实现转变与发展。

“常慧云中考总分698分,孩子的成绩是您辛勤付出的结果。我们全家对您感激不尽!”每当看到这条信息,想起在深圳工作的常慧云,张风兴就欣慰不已。这条信息是常慧云的家长在得知中考成绩后发给他的,真诚地感激他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

中考前夕,一向学习专注的常慧云突然注重打扮了,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出现了明显的早恋倾向。张风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与家长沟通,也多次真诚地与常慧云交流,不断地苦口婆心地引导她、感化她。他和常慧云制定了转变方案,相约每天下午放学后到办公室小结当天的收获与感受,常常提醒她不负韶华。这个事件,让张风兴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职业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学生对老师来说是几十分之一,甚而是几百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却是百分之百;孩子的成长健康与否,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

以行化人。“其身正,不令而行。”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说教能否动人,其言行举止的榜样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无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内化于心的,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发展。

聂路通,是张风兴所带的20121班学生,复旦大学毕业后去青岛当了武警。军营生活管理极其严格,他多次给家长打电话诉苦,想辞职改行。他爸爸就用张风兴老师的事迹开导他:“你觉得武警这份工作很苦吗?想想你的班主任张老师干的活,你就觉得不苦了。张老师白天忙于教学,晚上十点左右回到家后,还要读书、整理心得、写论文,十一点前几乎没睡过觉……”家长把张风兴的日常生活样态告诉孩子,就是期盼他能像张老师那样肯吃苦,能战斗,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聂路通竟神奇地改变了。此后他每次休假回老家,都要到张风兴家中坐坐,和张老师唠唠嗑,说说军营中的新鲜事。而每当听到他受到上级嘉奖时,张老师都赞不绝口,夸他有出息,并勉励他进一步培养强国强军情怀,戒骄戒躁,练硬本领,再立新功……

以情动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以情动人,才能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思想不够成熟,自制力差,难免看问题有些偏激。张风兴总是用和蔼的态度,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做他们的朋友,用真情帮他们排忧解难。

曾经,张风兴班内的一名女生和她继母关系十分僵化,她爸爸也不搭理她。这位女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内心压抑几近崩溃,曾多次自残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张风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和她真情交流,讲清利害,并且给她描绘生命应有的美好与人生的真正价值,引导她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快乐学习。张风兴还多次家访,和家长加强沟通,提醒家长关爱孩子的成长,商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策略。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风兴的真诚彻底感化了这个家庭。继母当众向孩子认了错,表示在孩子面前不再大发雷霆,不再冷嘲热讽,尽可能在生活上、情感上多关心孩子,让她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最终家庭和解了、融洽了,这个女生的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

以爱感人。“爱之以道,教之以方。”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也衍生出很多教育问题,像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孤儿的教育缺失等。张风兴深深懂得,解决这些教育问题的关键就是施之以爱。如果教师能够真诚地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一定会有向善向好的变化。

在张风兴眼中,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一场“攻心战”。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倾听他们的心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才能对症下药。他总是用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扉,用爱心打造学生的精神家园。前几年,张风兴班内有一个叫冯振杰的男生,头发长长的,衣服脏兮兮的,课堂小动作不断,自律意识较差。直觉告诉张风兴,这个学生的诸多不良习惯应该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于是他做了一次家访,从他爷爷的口中得知,这个学生五岁时爸爸因车祸去世了,妈妈改嫁远走他乡。对于孙子的教育,老人摇摇头,一副无奈的样子。

张风兴顿时明白了一切,他决定从细节入手,致力于培养这个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冯振杰管不住自己,明明知道一些做法不对,却照旧我行我素。基于这种情况,张风兴就耐心给他讲述很多名人自律自强的励志故事,并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还任命他为班生活委员。张风兴的真心真诚换回了冯振杰的自信,脸上也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冯振杰的爷爷高兴地和张风兴谈起:“张老师,您真有办法啊,自从振杰来到您的班后,像变了一个人,比原先勤快了,衣服也自己洗了,也主动为俺老两口刷碗筷、烧水做饭了。作业不用催,他自己就主动去做了。”每每谈起孩子的变化,老人都高兴、激动得难以自抑。如今,冯振杰已顺利考入高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他总是会和张老师在网上聊聊天,说说心里话,他早已视张风兴为亲人一般。

学生就是一把把待点燃的火把,他们需要唤醒、激励和鼓舞。而张风兴用自己的爱心与智慧,把他们一一点燃,让他们鼓足勇气,自信地面对生活,快乐地求知,勇敢地笑对人生。

 

“学思践悟”型语文教师

 

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初中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正高级语文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和齐鲁最美教师,张风兴总是充满了感慨。他说:“在专业发展上我之所以如此幸运,首先是具有主动发展的责任意识,其次是始终坚持瞄准两个方向,坚守四条发展路径的结果。”张风兴说的“两个方向”,即“学最好的他人”“做最美的自己”;“四条发展路径”,即“读好书”“交高人”“重改革”“善总结”。

以责任感为内驱力,在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自我更新”成为张风兴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这个过程中,张风兴自我生命情怀的舒展、个人生命特质的完善,具体落实到了“学思践悟”上。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推崇读书。他曾明确提出,“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来自于读书”“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教师的成长与成功,自然离不开好书的滋养。读好书,就是在与高尚智慧的人对话。张风兴把读书学习作为自己职业生活和专业发展的第一需要,且从不敢懈怠。

近年来,结合工作要求,张风兴先后读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面向个体的教育》《新教育之梦》《性格的力量》《看得见成长的课堂》等几十部专著。读这些书他都做了详细笔记,有的还不止读过一遍。时时品读一些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报纸杂志,更是他的日常功课。这些年,他一直自费订阅《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这些杂志的多数文章是一线教师的实践心得,细细研读并消化吸收,为他的语文教学注入了很多精彩的内容,对改善课堂生态、激活学生思维起到了“导师”的作用。读书,让他颇有洞开天明的彻悟之感;读书带来的不只是思想的冲击和改造,更能从书中感悟到那些教育家的行知情怀、探知视野和育人境界。博览群书,不仅仅使他的知识储备更加厚实,也为他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力的精神支撑。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能得到快速成长,张风兴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弭除羞怯心理,主动求教县、市乃至更高层次的语文教研专家,在与这些高人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知识增长、经验积累和智慧生长。

记得结识广饶县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聂士国时,张风兴拿着自己写的一篇论文《激活学生思维,打造自主发展通道》走到聂老师的办公室。聂老师认真阅读了他的论文后即时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修改后他又拿给聂老师看,聂老师再次和他讨论如何完善提高。如此三番,这篇论文获中央教科所全国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聂老师还多次鼓励张风兴:乡村学校条件艰苦,要甘于吃苦,耐得住寂寞;乡村教师虽然起点低,但只要守望理想,努力拼搏上进,同样可以登上更高的舞台。

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快乐的。张风兴是个闲不住的人,而且是一个不囿于陈规、不走旧路,善于实践与反思,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师。这既是他作为语文教师的行动表征,更是他的优秀特质。

农村学校不少语文教师,囿于传统教学,往往习惯按照教材编写的体例实施单篇教学,且注重知识讲解,突出课内学习。这种教学样式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求知精神难以提升,进而难以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张风兴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本,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强化体验感悟,渗透传统文化传承,努力做到从“教课文”转变为“学语文”,从学语文知识转变为语言实践,从关注成绩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为此,张风兴及其语文教研团队通过探索“阅读+写作”教学新路径,引领学生朝着“求美创新、完美思维”这一发展语文素养的方向努力。

首先,在阅读教学方面,开展了“主题学习视域下语文海量阅读”探索与实践。在张风兴看来,语文阅读教学要从“量”入手,从“单一教材”走向“课程资源”整合,让学生的阅读真实地发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广泛地汲取,在有目的地大量阅读中生发感悟与理解,从而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配合《广饶县中学语文开展“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多积累”活动实施方案》,张风兴努力探索“主题学习视域下语文海量阅读”的基本课型———大单元主题阅读课,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在这类课型上,张风兴聚焦关键知识点与能力点,突破教材单元与学段的限制,将文本“上观”或者“下移”,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表现手法鉴赏课”主题教学为例,张风兴在备课时将本册第一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以及第三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高中学段的《荷塘月色》编排在一起。课堂操作时通过引领学生品读、品析经典段落,让学生初步掌握写景状物的技巧: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从不同角度(调动多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采用空间顺序,使文章富有层次感;运用联想想象,让表达更生动,更有内涵……这种“上观”与“下移”的整合,融合了大量经典篇目。这种内涵丰富的内容与技巧独到的教学,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在写作教学方面,探索形成了“‘三段九环’作文教学法”。“三段”是指三个教学阶段:准备阶段、导学阶段和达标阶段;“九环”是指九个教学环节:“裸”写作、课前师生批改、目标引领、技巧点拨、二次创作批改、下水文展示、作文超市展评、学生三次创作及认真誊写。

前来丁庄街道中心初中考察交流的教师李倩感慨地说:张老师实施的“三段九环”作文教学法,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而且有明确的方法指导,看到的是学生写作能力实实在在的提高,是一次成功的作文教学改革。

语文的全部问题似乎都可以归结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问题。语文教学从“单一教材”走向“课程资源”整合,让语文焕发生命的光彩,是张风兴语文教学改革的初心。因为他深知,改革就是一种生产力,思变才会走得更高更远。

在东营市语文教学界,一提到张风兴,很多老师就会赞不绝口,夸赞张风兴老师在教学上既有心又用心,而且有一股钻劲,更关键的是他善于反思与总结。张风兴有一个习惯,检索资料时遇到思维含量高的语文试题,他总是及时整理,或摘抄到软皮本上,或录入电脑中。办公室档案橱中最多的就是这类本子。他说:“记在本子上有许多好处,以后再遇到讲解类似的习题时,我会以投影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便捷又高效。我的这些本子都有目录,查阅也方便。”

张风兴执教毕业班级多年,每年中考结束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毕业班的学习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把教学设计、课后练习题、日常模拟考题重新归类装订,并置于不同的文件夹中。张风兴认为,趁热打铁,及时有序梳理日常教学辅助资料,方便以后的教学,届时可信手拈来。

他还常常将教学灵感作为中心思想,以自身实践为案例支撑,铺展物化为论文。如《范进中举》一课上完后,他第一时间记录下学生课堂表现,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整理出了论文《例谈语文课堂高潮的形成》,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他说,有些时候,灵感很重要,及时地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思维火花,机不可失,或许一个精彩的案例就会升华为有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张风兴已有40多篇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市级以上奖励。

 

与名师工作室成员共生共长

 

20151月,东营市教育局遴选命名了首批名师工作室,张风兴作为主持人被列入“东营教育名家”培养序列。由此,“张风兴东营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成立之初,张风兴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名师工作室成为自己与工作室成员(以下简称“室员”)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成为名家或名师发展的孵化器?室员均来自初中语文教学一线,他们不缺教学实践的经历经验,但缺乏高端的理论指导与专业引领,其科研能力的薄弱限制了他们专业向前行走的意愿和行动。

针对这一现状,张风兴将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划定位为:在主持人的示范引领、有效组织下,通过互助合作、经验对话以及分享性活动等方式,积极助推室员专业发展;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以读书学习、课堂观察、课题研究与成果物化为载体,影响带动更多的语文教师加入工作室,实现主持人与室员共生共长共发展。

带着阅读的力量前行。教师的业务要想获得循序渐进的提升,须保证有“源头活水”的注入,而教育名著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很多教师对教育名著却敬而远之,究其原因是读名著感觉乏味枯燥。“枯燥”则预示着心境的烦躁、学术的浮躁,长此以往,教育品位与教学境界难以上升,后续发展也就缺乏“活水”,难以为继。为此,张风兴为室员购置了大量教育类书籍。他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督导大家研读经典教育理论专著及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

持续的专业阅读打开了室员的眼界:走近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等教育名家,改变着自己的思想;研读特级教师、名师的论著,从中汲取创新实践的力量;浏览各种教育报刊,从中探寻“课堂育人”的有效策略。张风兴通过引领全室成员读书、交流与反思,使室员对课程、课堂,乃至对教师、学生有了新的认知,对自身教学实践更有了理性审视与行动改进。

磨课厚积教学素养。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团队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活动。张风兴常常告诫每一个室员,“磨的是课,成的是人”。于是,他带领全体室员聚焦课堂教学,通常以一节课例为抓手,组织大家从备课开始,到实施课堂观察、评课议课,再到上改进课,张风兴亲力亲为,引导全体室员精雕细琢,磨对这堂课的理解、磨教学基本功、磨一般意义上对教学的理解、磨教学信念与态度、磨像专家那样思考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张风兴要求每个室员在磨课时要心中有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对课堂各个观察点的研磨,诸如学生参与度、课堂提问、情境创设、学习方式、探究空间、教学内容组织、课堂练习及小结,等等。

一连串有硬核内容的研磨活动下来,室员既学习着他人、也学习着自己,持续地在先前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效,一步一个脚印地留下了自己思维成长的轨迹。通过磨课,大多室员有了长足进步:燕好荣、燕东溪等六位老师均获得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李海波获山东省初中校本课程学科德育优秀课例二等奖,燕东溪获东营市语文学科德育优秀课例一等奖。

为了历练磨课能力,张风兴带着室员多次到东营市胜利55中、东营区胜园街道中心学校、东营市晨阳学校等市内30余处学校,开展送课下乡、送课助教、课例分析、经验分享等研讨活动,推介优秀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他还联合卜凡举、李东方等其他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同课异构、微课展示、教改成果推广等研修活动,借助联动研修,在互动共享中扩大了磨课的组织形式,丰富了磨课内容,提高了磨课品质。

室员王永辉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在张风兴名师工作室里得到了切实历练。张老师要求我们,备课必须基于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设计不仅要有个性,更要结合学生实际;课堂观察不仅要看老师的操作流程,更要关注学生的表现;议课时,彼此要做到不说应景话、不疼不痒的奉承话,所提意见要具有建设性。磨课使我们真正实现了思维碰撞,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和能力。”

科研助推专业能力发展与境界提升。“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第一要务和本质属性,也是激发工作室活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度挖掘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张风兴在加强自身研究的同时,积极带动室员开展课题研究,以此凝聚群体智慧,彰显工作室的学术品位和发展价值。

张风兴常用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书中说的一句话警醒自己:“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个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于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激励全体室员在课题研究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就成为张风兴乐此不疲的重要任务。他结合自己开展的“主题学习视域下语文海量阅读”和“‘三段九环’作文教学法”研究,聚合大家开展攻关研究,不仅以课题研究引领每个室员重新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深化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促进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且逐步强化了室员更为敏锐的科研意识、精确的选题能力、娴熟的课题操作能力、准确的课题成果表述能力和加强研究成果推广的行动力。

张风兴还十分重视“课题研讨”。围绕“主题学习视域下语文海量阅读”和“‘三段九环’作文教学法”研究,工作室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每次研讨确定一个子课题,如,“海量阅读”的支持路径,或“海量阅读”效果的评价,或“‘三段九环’作文教学法”的有效性,在每个子课题下又设置若干问题,每位室员就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精心准备,研讨时进行交流发言,形成“头脑风暴”。课题研讨时,张风兴和室员通过暴露个人思想、互动碰撞思维、沉淀自己的思考、构建新的思路,形成了“道”之“传”、“业”之“授”、“惑”之“解”的新策略新方法。无疑,“课题研讨”的过程本身,就是张风兴与室员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张风兴名师工作室已走过六个年头,其间有过风风雨雨,但为了实现共同美好的教育梦想,在专业发展路上,张风兴与室员一直携手同行。他们深知,专业发展没有过去时,也没有将来时,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就这样,张风兴和每个室员的精力、活力与魅力,在持续的阅读、磨课与课题研究中得以保持,并不断发扬光大。

 

 

(《山东教育》2022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