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汲取《论语》智慧 做学习型教师

发布日期 : 2019-07-1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生

《论语》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经典,其丰富的内涵滋养着人们立德、治学、修身、齐家、为政。作为教师,应当从《论语》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智慧,成为一名称职的当代中国教师。《论语》中,孔子的许多智慧,可以启发我们如何从教,如何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一、乐读书

 

《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和乐于学习。《论语》中乐学的论述很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孔子还用自己的心得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孔子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一代先师。

作为一名教师,也要像孔子那样,乐于学习,时时刻刻以书为友,让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能干、更和谐。让书净化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内涵,让学习伴随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学习并不一定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善于学习的人就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又发现别人的短处,对照自己,查漏补缺。

 

二、勤笔记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他并非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而是多听,选择其中合理的部分接受,多看,并且把它记下来,多见而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要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够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和体会,才可以做老师。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我们作为教师,做读书笔记,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可以抄录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等。也可以摘录原文的重要处、精彩处、论点、结论等,目的在于累积资料,以便日后检索。

 

三、善反思

 

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被迷惑,只是空想却不学习也很危险”。这说明学习与思考应时刻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果,才能既学到知识,又可以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我们做教师的尤其要如此,不仅自己要做到学与思相结合,而且要教会学生们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作为一名教师,感觉始终原地踏步,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专业成长。是什么原因呢?《论语》启发我们,要及时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工作了这么多年,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而这些经验,不去反思,也只能是肤浅的、零乱的、感性的。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论语》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些,本文谈的仅仅是学习《论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启发。随着对《论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对教学工作不断的深化,会更多地体悟到《论语》带给教育教学工作的启迪。

 

 

(《山东教育》20196月第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