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聚焦“五项管理” 全面落实“双减”

发布日期 : 2022-01-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本刊特约评论员   李   波

今年以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即“双减”)政策落地,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全面铺开,教育领域开始深刻变革。“双减”政策力度空前,“五项管理”落实落地,这些政策直接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综观“五项管理”,看似“日常小事”,其实都是“改革大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强“五项管理”,已经成为推动基础教育系统性改革全面落实“双减”的重要切口。

“双减”对应的是“双负”。近年来,学生面临较重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负”将学生和家长紧紧“绑架”,使其难以脱身,身心俱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头等大事来抓,扎实推动“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落地。

聚焦“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五项管理”从不同方面体现、贯穿正确的育人方向,是小切口、大改革,是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把“五项管理”及“双减”政策落实,当作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系统的重大责任,也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有力举措,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是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的有效抓手。以落实“五项管理”为抓手落实“双减”,切实规范办学,家校携手联动,优化课业设置,提高育人水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加强政策宣传宣讲,全力为“双减”造势;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全力为“双减”铺路;严格培训机构治理,全力为“双减”清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为“双减”导航;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力为“双减”固本。“双减”关键是减负担,重点是升质量。在看到学生减负担同时,更要看到教育成效有增量。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可以开设课后服务、兴趣班和阳光大课间等,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校内学足学好,减轻家长负担。

落实“双减”,基层学校路径何在?就是要做到全覆盖、常态化,既要让每一名教师、家长体会到政策力度、效度,更要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政策温度。

“五项管理”要精心、精细,更要精耕。学校要加大对教材研究、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等基本教学环节的规范提升。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作业是重要环节。积极探索设计差异化作业,控量增效。分学段、分学科严格统筹和平衡控制作业总量,优化课业设置;创新设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建立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及班主任、家长统筹协调的作业管理机制;实行作业负担预警监测等形式。

 “五项管理”要落实、落地,更要落心。“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重点查找实施“五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关注学生和家长亲身感受,推动“五项管理”落地、落细、落实,既要深入抓、时时抓、长期抓,更要深入人心、久久为功。

聚焦“五项管理”落实“双减”需要家校社联动。“五项管理”从关联度来看,事关中小学生每一天,一头连着家长,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青少年当下,一头连着青少年未来。加强“五项管理”和落实“双减”是一个整体,主体在学校,但同样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只有家校社协同,减负提质才会成为可能。学校要进一步提升家长对“五项管理”的知晓率、支持率,让家长真正理解和尊重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及时回应关切,凝聚合力。“五项管理”最终目的就是管理好学生的学习、锻炼和作息时间,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回归教育本真。

今天,教育已经站在“双减”改革时间节点上,只有不断深化学校、社区、家庭携手联动,勠力同心、坚定不移,聚焦“五项管理”,全面落实“双减”,才能与民心同频共振,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山东教育》202112月第5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