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涯教育为抓手助推学生多元发展
发布日期 : 2020-09-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实验中学 于 莉
“快点来看呀,咱们的电子班牌上有各个大学的选科情况,还有历年分数线呢!”听到有同学吆喝,一拨学生凑在了本班教室门口电子班牌前,看着屏幕,同时还叽叽喳喳地谈论着,间或迸发出欢快的笑声。这是山东省实验中学一个课间的镜头。同学们在电子班牌中有了新发现。这个发现就是学校利用智慧校园,将学生发展指导投射到班级电子班牌,让学生随时可以掌握大学专业及选科要求以及历年分数线等信息,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新高考改革让生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个高中学校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从最开始的生涯校本选修课到2017年的生涯必修课,从东拼西凑自己收集上课素材到编辑出版省内首套高中生涯教育教材,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架构生涯教育体系
仅就生涯教育内涵而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定义,英国的生涯教育被定义为:“是在中学阶段为成人生活做好准备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3岁到17岁是需要做出一些重要决定的阶段,他们必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做出选择与决定并接受这些决定的后果。”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定义为:“掌握就业相关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形成清晰明了的勤劳观与职业观,能够理解自己的个性,培养自主选择出路的能力与态度的教育。”美国对生涯教育所下的定义为:“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定义是:“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学生增强对自我和人生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和开展生涯规划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高中生的生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学科选择能力与职业规划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去选择自己感兴趣而又擅长的学科,去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专业和大学,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对自己人生的一种长远的规划能力,一种能够让自己走得更远的能力。
对山东省实验中学而言,生涯教育则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理解。宏观角度则是以生涯教育的理念来架构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微观角度则是以生涯教育为小的切口,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进而主动进行个人的生涯规划与发展。
就全国不同高中学校而言,尤其是率先推行新高考的上海与浙江,以及第二批次进入新高考的山东、河北、海南和北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例如杭师大附中生涯指导教师王静丽总结的“136”生涯教育体系,即1个核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即因材施教)、3个维度(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6种方式(生涯课程、实践体验、学科生涯渗透、生涯成长导师、生涯社团及个人生涯咨询)的生涯教育体系。杭师大的这种生涯教育体系很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山东省实验中学早在1997年就设立心理咨询室,1999年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2006年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2008年开设“人生规划”校本选修课,2011年心理健康中心又更名为心理发展辅导中心,2017年成立生涯指导中心,这一系列机构与课程的设立,意味着生涯教育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是有着深厚的实践与课程基础的,生涯教育是学生发展指导的职责之一。
组织架构图
生涯教育由德育副校长统筹,教导处负责学生的三年学业规划,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学生自我认知环节的探索,引领学生明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等信息,生涯指导中心则就升学通道、高校专业、高招信息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新高考下所有教师即导师,因而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担任着学生具体生涯指导及个体咨询的重任。这种架构的优点在于,校长亲自抓,牢牢砸实了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推动,效果更好。这是从生涯教育宏观角度来看的。
为更好地将生涯教育理念落地,学校在2017年9月第一批新高考学生入校前,已经完成了学校生涯教育的“四步走”,即成立生涯指导中心、拟定《山东省实验中学生涯指导实施方案》、完成专业师资培训、出版《高中生涯教育》教材。以生涯指导中心为主,牵头实施生涯课程,组织各种活动,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生涯教育。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进行的是微观角度的生涯教育。
二、微观角度下生涯教育的实施探索
生涯教育体系的架构,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生涯教育的规划。从规划到落地,从设想到实施,需要有一系列制度保障与各种活动支撑,否则将是纸上谈兵。
(一)制定健全制度,提升教师生涯指导能力
高中生涯教育对于中小城市来讲还属新生事物,推广和实施必然需要一系列制度的保障。首先,学校管理者需认识到生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绝不亚于文化课教育。生涯教育的实施不仅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育人功能,而且是符合学生特定时期的需求的教育。其次,学校需要提供资金和时间的保障。最后,要保障生涯教育的师资来源。师资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聘请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分年级开讲座,班主任加以协助。其优势是师资比较专业、实施效果好。不足之处是学校需额外支付兼职教师费用。另一种是对各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能力。其优势是师资资源只在学校内部调配,组织实施方便。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生涯教育课程与班主任原本承担的课程教学存在矛盾,教师难以深入研究生涯教育,因而效果可能不够理想,也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另外,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也需要聘请校外专家,也需支付部分费用。所以生涯教育在普通中学有效实施的确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而,要制定相应的生涯发展指导制度,让全体任课教师加入到生涯教育的队伍中来,通过制度化要求来保障学生的生涯指导工作科学、规范、有效而有序地开展。山东省实验中学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有《山东省实验中学生涯指导实施方案》《山东省实验中学关于成立生涯指导中心的规定》《山东省实验中学关于建立学生职业体验基地的意见》等,为学校生涯教育的推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积极与大学课题组合作,借助大学的理论平台分期分批进行生涯辅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手把手教学校的教师如何开展生涯指导,提升他们的生涯指导水平与能力。山东省实验中学先后派出四批教师赴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参与生涯教育理论培训,提高了学生生涯指导能力。
(二)开发生涯课程,根据高中阶段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学生对自己职业及人生的规划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渐明确的过程。要依据高中生在不同年级的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生涯教育课程,实现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全面唤醒。例如在学生领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天,我们就在致新生的一封信中给予其建设性意见,要求其利用高中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提前预习高中的课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为高中生活的到来做好全面的准备,这意味着我们对于学生的生涯指导已经开始了。再例如高一年级的生涯目标设置。因为初入高中,首要是让学生做好心理和学业两方面的初高中衔接,进而全面夯实学业基础,同时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职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了解,指导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外在环境等进行思考,为高一下学期的选科做充分的准备。高二年级的生涯规划重点是学业规划,全力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并为相关学科的等级考试积淀基础,同时根据大学自主招生信息提前准备。高三年级重点是等级考,同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大学及专业情况,梳理自主招生相关材料,迎接高考。此外,为了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取得实效,学校应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借助生涯教育系统进行多渠道的体验与了解,使职业生涯课程开设形式灵活多样,以保证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落到实处。
(三)重视素养拓展,合理安排设置生涯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校的特色,具有独特的课程地位和培养目标。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单靠生涯规划课上的“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结合各种生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探索外部社会,了解不同专业的不同工作领域。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列车服务、超市实践、图书馆义工等各种各样的行业体验中度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路。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行,我们原有的社会活动类别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我们需要多种行业领域来拓展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服务类行业。学校积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类型,进一步拓宽学生行业职业体验领域,联系创建新的行业职业体验基地,为学生将来的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同时,学校专门印制了《综合实践活动手册》,便于学生的使用与保存。
学校曾经组织游学天下活动、走进大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发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去了解大学和专业,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校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积极引进外部资源,目前已建立了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等11个校外实践基地。学校的“文明泉城我先行”“爱心接力”等一批公益品牌活动彰显时代风尚,学校也因此获评“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学校”。2019级家委会提供了170多个可供学生们进行体验的单位。同时,学校的特色主题活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电影节”等也从各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注重资源整合,建设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了解孩子个性、兴趣、特长的人。父母对社会职业有着直接的体会和感悟,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讨论和探索生涯选择的支持性的环境,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父母更多地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等生活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未来职业(或专业)的发展关注明显不够。因此,高中生的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的现状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相联系。主动与孩子分析自己从事或者自己了解的职业相关情况;引导孩子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查询相关信息;鼓励孩子通过有效的方式,自己亲自去实践、体验。父母要帮助孩子了解职业世界,进行自我探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孩子在学业和能力的培养上尽可能减少盲目性、提高目的性、增强方向感。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涉及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整合好各种资源,才能取得实效。学校高度重视与学生家庭的协调,赢得家长对生涯辅导的支持,定期举行家长培训,召开家长会,发挥家长在孩子生涯规划上的示范作用,指导孩子的生涯规划。此外,学校还积极地谋求社会上的支持与合作,为高中生参观学习、实践体验争取更多的机会。真正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基础的生涯辅导模式,并有效促进三者的联系与合作,以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模拟赛事,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职业的不同特点与魅力。
创设了家庭教育课程,“父母大学”每期十讲,已经举办了四期,实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定期举办助力学生成长的各种主题讲座,让家长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2020年的疫情阻挡了线下“父母大学”的举办,但是在线上我们也同步跟进,目前已经开设了“积极教育,阳光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及“大学教授隔空面对面”三个主题活动,尤其是“大学教授隔空面对面”活动为疫情下苦闷的家长开启了认识高校、了解专业的天窗。自2020年1月份以来,近200所高校的各种主题推送,让家长们深入地了解了大学,为高三学生的大学选择、高二学生的目标树立、高一学生的选科都提供了助力,也让我们的生涯指导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宏观角度下生涯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如果仅仅把生涯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切入口来推动,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确实会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就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而言,以生涯教育为抓手,则会整体助推学生的多元发展。因而从宏观角度看,生涯教育在高中学校的实施意义重大。
(一)从价值观入手———让理想信念落地生根
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目标与人生追求。要完成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博学日新,德行天下”的校训是立德树人的校本化解读。“二十大主题教育班会”是三年高中生活的德育系统工程,其中“诚信是人生第一张名片”“民族魂,中国心”等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以“诚信、责任、礼仪、仁爱、公正、尊重、创新、坚毅”为内容的实验学子修身行动,明确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目标。“寻找身边的楷模”活动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感动”,展示出更加可亲、可信、可学的教育魅力。学长制在学生自我完善、行为规范落实、校园文化传承中时时渗透。学校《学长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从兴趣出发———打造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贯彻办学思想、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载体,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特色。自2007年新课改以来,学校一改过去课程管理的集权化模式,试行三级管理的体制,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学校将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文化底蕴融合到课程中来,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开发。构建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学生个人差异的课程结构,目前已经建成尚德课程、博学课程、空间课程与登攀课程。从学生的德育品质到学习品质,从学生的发展品质到成才品质,都由学校强大的课程体系进行保障。
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更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资源、教师学识和学生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学校校本课程形成了八大类,包括生命教育类、法治教育类、“EPD课程”、传统文化类、能力提升类、视野拓展类、技术技能类、学科素养类,共计100多门。校本课程的选修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从多元智能角度出发———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阐述,每个人身上都有八大智能,只是能力的程度高低不同而已。为让学生的长板更长,而短板不短,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长生培养机制,拓宽学生成长渠道,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升学指导。实验学子在各类学科奥赛、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英语创新大赛、作文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与高校合作办学,组建“山大创新班”和“中科大创新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实现了高中与高校间的有效对接。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确定的青少年航空学校,努力为祖国空军事业输送人才。为满足学生出国学习需求,学校自2011年成立国际部,每年毕业生绝大部分被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
(四)关注学生不同层次需求———探索分层走班模式。
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将成为常态。针对学生发展内涵的需求,学校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为宗旨,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不断探索人才多元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在原有分层走班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推进分层选课走班,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让“六选三”模式下的20种组合全部开启。加强选课的管理,保障选课走班的扎实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表。
生涯教育宏观理念的引领和多元化的育人模式使学校不断追寻基础教育和新高考的改革方向,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适逢2020年“强基计划”的推行,学校在原有办学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基础学科教学,推动特长生培养,成立传统文化工作室,不断引进外部优势资源,让众多实验学子在全面夯实学科基础的前提下,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近几年山东省实验中学全国领先的自招人数、省内独树一帜的综招数据,无一不证明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实绩,无一不表明以生涯教育为抓手推进学校教育,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实践也证明,生涯教育能够将“后面的推动力”变成“前方的引导力”,更能将“被动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式”教育。生涯教育的魅力在于教育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教育实践的积极呼应、教育实效的有力彰显。无论是新高考的需要,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涯教育都是我们要高度重视与加强的。
(《山东教育》2020年7、8月第29、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