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评论 > 正文

教书先育人 育人先育心

发布日期 : 2020-07-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李百芹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而育人则育心为先。因为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投射给它的目光,教育的种种表象也都源自人的心理,是心理的投射。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是盲目的,自然也就难以成功。

朋友是某大公司副总裁,有次相聚,刚聊了一会儿,就皱起眉头,叹了口气,说:“请教你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应该说硕士生或博士生,有些人来到单位后事业上没有追求怎么办?”

原来,最近两年他正承担一个任务———培训新员工。每年新招聘来的员工,先到他这里组织培训一年,然后分配到各岗位。这些新员工多数是清华、北大毕业,至少是“双一流”的硕、博研究生。可是,用他的话说,“我用尽了各种招数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两年了,折腾到最后,疲惫的永远是我。”“他们说,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给钱绝对不多干,给钱也不一定愿意加班。感觉公司跟他们没关系似的。他们到底怎么了?”

请注意,这些人可是高考战场上从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赢家。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主要原因应该是他们没有培养起强大的心理。一些地方的教育没有为学生建立起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帮其架构起美好人生,而只是拼命地榨油似的在他们身上攫取分数。所以,教书重在育人,育人重在育心。育心,就要研究心理,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施教。

作为个体心理,主要有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单从字面就能看出,其中哪一项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应该在这些研究成果上展开。教育者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明白了人的心理过程,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反应,做到因材施教。很遗憾,这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前些天有位高三的家长来为儿子的学习状态做咨询。她的儿子一到考试就紧张,睡不着觉,吃不好饭,有时候还肚子疼,甚至拉肚子。最让他苦恼的是,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就是考不出高分数。看到平时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都比自己考得好,他心急火燎,动不动就发火。聊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实际上就是高一时的入学适应问题没解决好,结果出现了种种的问题,一直延续到高三。他是外地的,来到这里,先是对环境的不适应。他妈妈说高一的时候孩子每次打电话都哭,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这种痛苦和郁闷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让他在班里的排名不断退后,这对初中时一直是前五名的他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极度愤怒,努力想找回原来的自己,可是太多的不适应带来的烦恼让他无法专心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对高分的强烈渴望就只能给他带来紧张,过度的紧张又让他不能很好地发挥。这种恶性循环让他越来越害怕考试,以致考试时出现紧张焦虑的躯体反应,比如肚子疼等。这么严重的情况已经成为心理问题了,不从心理上解决问题,不仅会导致高考失败,而且会坠入心灵的黑洞,导致人生的失败。

有的同仁会问,你说的心理问题,是不是说心理有病啊?把心理问题当做心理疾病,是我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偏见。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治病,工作的对象是正常人、健康人。心理教师不是临床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工作的对象是心理疾病患者。因为心理学知识的匮乏,我们通常把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这种偏见让我们很多人漠视心理健康教育,拒绝心理咨询,以致延误了心灵的保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领军推动的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主要研究人的六大美德和二十四种品格:智慧(思维力、洞察力、好学、创造力、好奇心)、勇气(正直、坚韧、勇敢、活力)、节制(自我规范、审慎、谦虚、宽恕)、正义(公平、领导力、公民精神)、人道(人际智力、善良、爱)、超越(希望、感恩、欣赏、幽默、灵性)。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与治病无关,但不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给予孩子们最美好的东西吗?

许多中学生在成长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思想道德品质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山东教育》20206月第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