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初心不改
发布日期 : 2020-10-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魏华中 刘焕玲
一根粉笔,书写春夏秋冬;三尺讲台,演绎教育情怀。1957年建校至今,寿光一中已走过了62年的芳华岁月,一代代的教育人在这里呕心沥血,接续奋斗,用无数的汗水和智慧抒写着教育情怀。同时,一代代学生在这种教育精神的熏染和感召下,也在心里埋下立志为师的火种,成为强大的后备力量,接力续写着教育路上的精彩和辉煌。
在寿光一中,就有这样五位教师,他们是师生,更是同事,如今他们薪火相传,共同担负着一中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们就是郑法舜、马鹏程、刘海明、韩萌、王聪。
郑法舜:初心不改,为霞满天
郑法舜,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1984年参加工作,从教36年。
郑老师从教之初的一中,屋舍简陋,各种教学物资匮乏。正因如此,老师们格外关爱学生,和他们一起苦中作乐,师生之间凝聚起一种有“年代感”的独特情结。
“那时条件不好,解决温饱是头等大事,很多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意识不强,学生定不下心来学习。”面对这种情况,郑老师和当时的一中老师们,在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上费足了功夫,有时为了劝退学的学生返校,真的是走破了鞋底,磨破了嘴皮。而那时的郑老师,还是单身教师一名,心无旁骛、全心全力靠在班上,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行,时刻盯紧他们的思想状态和学习,让他们逐渐懂得,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现状,才能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条件下,郑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们爬山、劳动实践,也组织他们看电影、看球赛,让他们适当放松,增强集体意识和凝聚力。“当时确实苦,但大家的热情很高,同学们很有生活激情,和老师非常交心。”
现在的马鹏程老师,就是当时和郑老师交心的学生之一。“我当年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话不多,很爱学习,也很能吃苦。”郑老师记得,马鹏程的家在牛头镇,每逢假期,他都步行回去,一走就好几个小时,但他从来不言苦累,高中三年都这样坚持了下来。因为回家不便,马鹏程当年在学校经常会“缺衣短粮”,每次郑老师了解情况后,都会尽力接济。因此,马鹏程一直对郑老师感恩于心,回一中就业后也一直和郑老师关系紧密,以其为学习榜样。
“能看到年轻一代教师的成长,是我最开心的事。”从教36年,走过激情岁月,收获幸福与感动。目前,年近60岁的郑老师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全力以赴,初心不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教育路上,郑老师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马鹏程:因材施教,久久为功
马鹏程,毕业于聊城大学化学专业。1992年参加工作,从教28年。
从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马老师就定下一个目标,要以郑老师为榜样,关爱学生,传承师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工作28年,他工作扎实刻苦,对学生因材施教,不求扬名,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
教育之功,皆在日常。多年的教学中,马老师研究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一是观察法,注重观察学生的言行,通过听其言察其行,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然后再施以不同的教法,让每个学生都实现最合适的成长。二是盯靠法,这一点上,马老师是受恩师郑老师的影响,郑老师曾不止一次地跟他说:“没有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只有盯靠不到位的老师。”
1997级的一名学生,很聪明但就是贪玩,高考临近仍不知道学习,马老师在那段时间对他紧盯不放,从早到晚,盯靠督促,后来这名学生顺利考入青岛大学。到现在,这名学生还经常来看马老师,并感激地说:“没有您那时候的关注与关爱,就不会有我现在的人生。”
育人先强己。除了立德育人,马老师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他购买了许多全国优秀教师编写的书籍,从中学习班级管理艺术和教学经验。他说:“我的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我要加倍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今年52岁的马老师,用最朴素、最动人的感恩和反哺,践行着育人的接力。
刘海明:启发创新,进无止境
刘海明,毕业于鲁东大学数学专业。2000年参加工作,从教20年。
当刘海明走上教师岗位,与马鹏程老师再续师生情缘,教书育人的接力棒就这样传递下去。
由于优异的教学成绩,年轻的刘海明老师已走上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岗位。马鹏程老师的教育精神和师德品格,在他这里得以继承和创新。课堂教学中,刘海明老师实行启发式教学,他将枯燥无趣的数学公式定理,与现实生活的实例相结合,让数学有了生活的颜色,让知识不再高深莫测。知识点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他诙谐幽默的语言,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课堂特色。学生们这样评价:“他是最有文艺气质的数学老师。”
爱其师、信其道,刘海明所教授的学生中,有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
学生们送刘海明老师一个昵称———“奥特曼”,这不仅是因为他上课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更因为他身上那种正气凛然、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和对学生的无私关爱。
“学无止境,老师们是我永远的引路人。”怀着对自己老师的感激之情,带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崇敬,和对教育工作的持之以恒,刘海明老师说,他将继续坚守初心,传承师德,始终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做事热情。因为拥有了这些兴趣和热情,生活才能变得更有意义。
韩萌:奋斗路上,行稳致远
韩萌,毕业于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参加工作,从教8年。
能回到母校一中任教,韩萌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这里不仅有她青春奋斗的足迹,更有曾经陪伴指引她的可亲可敬的老师。“重回这里,感觉很温暖、很踏实。”而韩萌的从教之路,也是在刘海明和其他曾教过她的老师们的传帮带下,一步步走向成熟。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脾气急躁,缺乏耐心,不看重教学方法。我的老师们看我没有头绪,都替我着急。后来刘海明老师多次点拨我,直接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并给了我很多改进意见,我才逐渐走上教学正轨,心态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心态决定方向。改变后的韩萌老师,工作富有激情和创意,对学生也变得更加细心耐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担任高三文科班主任期间,她发现很多女同学压力大,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各种小矛盾。她便建立了“心情驿站”记录本,专门记录她们的学习故事和所思所想,并自学心理辅导课程,为学生们当起心理咨询师,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她们解决问题。她注重保持与学生相处时的良好态度,相信“温和的力量”:“它既使人感到舒服,又能让对方主动改变行为。”
短短几年,无论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韩萌老师都出类拔萃,先后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身边的好老师”,获得寿光市政府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和刘海明老师一样,她已成长为学校的中层青年骨干,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和高三4部级部副主任。
前行路上,来自老师的力量如涓涓细流,绵柔而不尽。优秀的韩萌老师在这股力量的推送下,必将到达更为成功的远方。
王聪:汲取营养,拾级而上
王聪,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免费师范生。2018年参加工作,从教两年。
王聪说:“我在一中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们都很认真、很敬业,有责任心、有爱心,尤其是韩萌老师,她当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当时就想,以后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们也在快乐中学习。”当以老师的身份踏入教室时,看到一张张活泼稚气的脸庞,王聪的心情无比激动,她实现了自己从教的愿望。
王聪老师是90后,身形娇小、清纯秀丽,但在课堂上,她却能展现出与外貌全然不符的强大气场,让学生信服、叹服。
有人说,听王聪老师的语文课是享受一场语文的盛宴。在课前演讲环节,你能听到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讲述名人生平,每每新意迭出;课堂中,你能听到佳句赏析、文言文阅读等,还能听到学生们如何将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每每意趣横生;课堂提问环节,王老师还会教给学生们答题技巧,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并记牢基础知识,每每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一堂堂丰富充实的语文课,让每一个学生的学识修养,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深厚。
工作上的突出表现,王聪说离不开韩萌老师及学校其他老教师的指点与培养。“不管是讲课、备课,还是学生管理方面,我都会不时向他们请教,他们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像我还是他们的学生那样倾囊相授。”在这样浓厚的“老带新”教学氛围中,王聪老师不断汲取专业涵养和工作动力,迅速成长为积极上进、善于学习、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
正是因为一代代老教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呵护,才有了下一代青年教师的传承,才有了教育路上的薪火相传,才有了“长大后我成了你”的接力奋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而寿光一中的好老师何止郑法舜、马鹏程、刘海明、韩萌、王聪这五位,还有被授牌“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正高级教师李红,被评为“三立先锋·红色团队”的王长奇班级管理团队,还有在2019年高考中带出3位北大学子的宋胜利老师……他们都是一中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的工作面貌是一中优秀教师的缩影。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教育路上,寿光一中全体教师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在学校“三立党建”的引领下,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传递好人民优秀教师的“接力棒”,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
(《山东教育》2020年9月第37期)